文章分类 -  古文

摘要: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李学勤(1991年发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起源的问题也就是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晚年仔细研究了美国学者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马克思写有《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于1884年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恩格斯在这本经典著作里,以唯物史观详尽地分析了人类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历程。他根据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等实例,探索了氏族制度如何解体,研究破坏氏族组织以至将之消灭的经济条件,指出“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①。这些研究和结论,奠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起源的基本理论。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恩格斯的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26 tokeep 阅读(13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 易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00081) 提要 青铜之路与丝绸之路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青铜之路活跃于夏商周三代,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丝绸之路繁忙于汉唐宋元时代,史不绝书,主要是由东向西传播丝绸与定居农业文化。两者先后相继而方向相反,可以说是青铜之路诱发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取代了青铜之路。研究表明青铜技术的传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与羊、羊毛、牛、牛奶、马、马车等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青铜之路将欧洲和东亚纳入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古代世界体系,丝绸之路又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25 tokeep 阅读(308) 评论(0) 推荐(0)
摘要:《长沙子弹库帛书》.楚帛书 《创世篇》 曰故(古)□熊雹?,出自□,凥(处)于脽寽□,氒(厥)□亻鱼亻鱼,□□□女,梦梦墨(黑)墨(黑),亡(无)章弼弼,□□水□,风雨是於。乃取□子之子曰女填,是生子四。□□是襄,而〈天〉土戋是各(格),参化唬(号)逃(咷),为禹为萬(禼),以司堵襄(壤)。咎(晷)而〈天〉(止)达,乃上下朕(腾)(传)。山陵不(卫),乃命山川四晦(海)。□□(热)(气)仓(沧)(气),以为亓(其)(卫),以涉山陵,泷汩凼澫(濑)。未又(有)日月,四神相弋(代),乃(止)以为岁,是隹(惟)四寺(时)。 伥曰青□檊,二曰未〈朱〉四单(檀),三曰□黄难(橪),四曰□墨(黑)檊。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23 tokeep 阅读(1221) 评论(0) 推荐(0)
摘要:鹖冠子卷上.环流第五 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约决而时生,时立而物生。故气相加而为时,约相加而为期,期相加而为功,功相加而为得失,得失相加而为吉凶,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通于道,约于事,正于时,离于名,成于法者也。法之在此者谓之近,其出化彼谓之远。近而至故谓之神,远而反故谓之明。明者在此,其光照彼,其事形此,其功成彼。从此化彼者法也,生法者我也,成法者彼也。生法者,日在而不厌者也。生成在己,谓之圣人。惟圣人究道之情,唯道之法,公政以明。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22 tokeep 阅读(1323) 评论(0) 推荐(0)
摘要:尔雅--释天第八 ◎四时 穹苍,苍天也。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祥 春为青阳,夏为硃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 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四时和为通正,谓之景风。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灾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岁阳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岁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21 tokeep 阅读(4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A. 蜀王本纪 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柏、鱼凫、(案《文选·蜀都赋》刘注引下有 “蒲泽”二字)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 蚕丛,积三万四千岁。(《文选·蜀都赋》刘注,《魏都赋》刘注,《王元长三 月三日曲水诗序》注、《御览》一百六十七。案《御览》引作“凡四千岁”。)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后者名鱼凫。(案《初学记》八、《艺文 类聚》六、《御览》一百六十六引作“次曰伯雍”,又次曰鱼凫”。)此三代各 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鱼凫田於湔山,得仙,今庙祀之於湔, 时蜀民稀少。(《御览》一百六十六,又九百一十三。) 后有一男子,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9 tokeep 阅读(1434) 评论(0) 推荐(0)
摘要:幼官 若因:夜虚守静,人物人物则皇。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器, 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以[人果]兽之火爨。藏温濡,行驱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 生理。 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审谋章礼,选士利械,则霸 。定生处死,谨贤修伍,则众。信赏审罚,爵材禄能,则强。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 。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同异分官,则安。 通之以道,畜之以惠,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接之以礼,和之 以乐,期之以事,攻之以官,发之以力,威之以诚。一举而上下得终,再举而民无不从, 三举而地辟散成,四举而农佚粟十,五举而务轻金九,六举而絜知事变,七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8 tokeep 阅读(862) 评论(0) 推荐(0)
摘要:1.《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7 tokeep 阅读(346) 评论(0) 推荐(0)
摘要:正月: 启蛰。 雁北乡。 雉震呴。 鱼陟负冰。 农纬厥耒。 初岁祭耒始用□。 囿有见韭。 时有俊风。 寒日涤冻涂。 田鼠出。 农率均田。 獭献鱼。 鹰则为鸠。 农及雪泽。 初服于公田。 采芸。 鞠则见。 初昏参中。 斗柄县在下。 柳稊。 梅、杏、杝桃则华。 缇缟。 鸡桴粥。 二月: 往耰黍,禅。 初俊羔助厥母粥。 绥多女士。 丁亥万用入学。 祭鲔。 荣菫、采蘩。 昆小虫抵蚳。 来降燕。 剥□。 有鸣仓庚。 荣芸,时有见稊,始收。 三月: 参则伏。 摄桑。 委杨。 ●羊。 ●则鸣。 颁冰。 采识。 妾、子始蚕。 执养宫事。 祈麦实。 越有小旱。 田鼠化为鴽。 拂桐芭。 鸣鸠。 四月: 昴则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6 tokeep 阅读(826) 评论(0) 推荐(0)
摘要:《山海经:海经.荒经》 卷六海外南经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 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 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4 tokeep 阅读(1948) 评论(0) 推荐(0)
摘要:卷四东山经 《东山经》之首,曰樕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 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 中多活师。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 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此虫}鼠, 见则其邑大旱。氵只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儵,其喙如 箴,食之无疫疾。 又南三百里,曰勃垒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氵咸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 多鳡鱼。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2 tokeep 阅读(886) 评论(0) 推荐(0)
摘要:《山海经》 作者:佚名 《山海经.五藏山经》 卷一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 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狌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 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 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 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11 tokeep 阅读(15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09 tokeep 阅读(194) 评论(0) 推荐(0)
摘要: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08 tokeep 阅读(248) 评论(0) 推荐(0)
摘要:阴符经 (旧题黄帝撰)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不能见,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07 tokeep 阅读(172) 评论(0) 推荐(0)
摘要:中华全国道教会缘起 陈撄宁 粤自崆峒演教。轩辕执弟子之仪。柱下传经。仲尼兴“犹龙”之叹。道教渊源,由来久矣。盖以天无道则不运,国无道则不治。人无道则不立,万物无道则不生。道岂可须臾离乎? 夫道有入世,必有出世。有通别,亦有旁支。 若彼磻溪垂钓,吕尚扶国。圮桥授书,子房佐汉。三分排八阵之图,名称诸葛。一统定中原之鼎,策杖青田。此入世之道也。 又若积精累气,《黄庭经》显示真修。抽坎填离,《参同契》隐藏口诀。勾漏丹砂,谈稚川之韵事。松风庭院,羡宏景之闲情。此出世之道也。 况复由道而通于政,则有洪范九畴,周官六部;由道而通于兵,则有阴符韬略,孙武权谋;由道而通于儒,则有仲舒扬雄。濂溪康节;由道而通于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05 tokeep 阅读(3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张紫阳悟真篇 序 嗟夫!人身难得,光阴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歧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之门,教人修种,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盖欲序正人伦,施仁义礼乐有为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以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累逍遥之性,《孟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05 14:04 tokeep 阅读(1760)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