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管理教育体系侧重于战略、营销、生产、人力资源等方面,普遍缺乏产品和技术研发管理方面的课程,导致研发和创新体系方面的人才资源和管理资源比较少。另外,研发部门的管理者一般是技术出生,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根据我们观察,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是花在技术和开发项目上,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流程和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就更少。所以,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研发部门还是靠管理者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结合行政后勤部门、生产部门、或者销售部门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研发部门和研发活动。
在PLM厂家的推动下,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PLM系统及其实施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有的甚至将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简化为上一套软件。这样自然是将重心放在软件上,忽视实施方(软件开发商或者独立咨询方)提供的咨询服务,或者认为流程和体系咨询应当是实施方附带提供的服务。
对实施方而言,如果仅对企业目前的流程和制度进行信息化,主要是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对咨询顾问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要求主要是技术方面。PLM实施上线工作仅仅是将客户目前的流程活动固化下来,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
- 制定计划
- 梳理和描述流程
- 二次开发
- 系统测试
- 试点
- 推行
如果客户的流程适合公司的发展、和公司其它管理体系吻合,这样的PLM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执行流程的效率、起到提升管理绩效的作用。
但如果客户的流程和制度本身需要改进,或者甚至存在很多弊端,信息化的过程,其实是提高了犯错误的效率,结果是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最终绩效,比如产品开发质量、客户满意度、产品成功上市等,反而可能让企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我们认为,无论客户自身是否认为其流程符合企业现状,作为实施方,为了提高PLM系统实施的效益,有必要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调研诊断,对研发管理现状提出诊断评估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管理体系(尤其是产品开发流程)的变革或优化方案设计。就方案和企业管理层达成共识后,要先进行方案试点。试点成功并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后,再进行大范围推广,同时可以进行PLM软件的上线实施工作。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
- 制定计划
- 调研诊断
- 设计变革/优化方案
- 试点实施
- 试点总结/方案优化
- 方案推广
- PLM实施(描述流程-二次开发-系统测试-试点-推行)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PLM的实施是整个管理体系变革的一个子过程,对服务提供方的要求就演变为,顾问团队不仅仅要包括PLM技术顾问,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体系方面的顾问。在项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不仅仅是PLM技术或者实施顾问,还包括研发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的管理顾问。
我们建议客户在实施PLM时要先考虑管理体系优化。同时,我们还建议PLM实施服务供应商,无论是PLM厂家还是PLM实施方,首先要从管理体系改进优化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服务。在顾问团队中,要加入管理顾问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对客户现有的研发流程(不仅仅是产品开发流程,按照IPD体系至少有5类流程)和其它管理问题进行识别、梳理和诊断,明确指出其改进点和改进步骤,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管理改进和变革。
管理顾问存在的价值,在于站在中立(不仅仅是销售PLM软件模块)的角度对客户现有管理体系(不仅仅是流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客户一起不断推进体系建设。同时,用IT工具固化体系建设成果。这也正是PRTM、IBM和HP等国际性大型咨询机构的服务方式。
研发管理体系的整体改进需要充分的时间,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包括管理体系变革的时间和PLM系列软件上线实施的时间。企业和服务提供方对此均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