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作为IPD流程中产品端到端质量保证的首席代表,是PDT经理的业务伙伴(Business Partner),提供重量级团队质量与运营方面的解决方案。

PQA聚焦IPD流程,围绕流程绩效,包括周期、效率/效益、质量、客户满意、安全合规,开展工作并持续改进,负责IPD产品包交付的E2E质量保证、客户满意的提升、重量级团队质量环境和能力的建设。PQA的角色职责包括以下四点:

 

1、产品包交付质量保证的责任者     

对产品包的质量策划和落地整体负责,保证产品包高质量交付及产品持续竞争力的构筑和继承。通过参与评审和引导保证O/SBP的有效性、规范性;通过客户质量要求注入和短板改进要求设置产品包质量要求和目标;通过E2E产品包质量策划驱动质量目标达成;通过监控、评估落实质量活动及关键交付要求,驱动改进。

2、客户满意度提升的促进者     

对客户满意提升的策划和落地执行负责,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理解客户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流程对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达标/认证、VOC收集、分析和传递等动作。对外做好客户界面的质量管理,对内落实客户要求、驱动改进,促进改进在客户界面的闭环。

3、重量级团队质量环境和能力的建设者     

对重量级团队的整体质量环境建设、质量规划、IPD流程引导和推行负责。作为重量级团队质量代表,通过与XQA的协同和集成,影响核心团队的质量认识;辅导成员对质量方法的应用,引导其主动参与业务流程的执行落地和优化改进;基于业务绩效结果开展质量规划,明确产品包各领域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方向,促进各领域当责和质量短板改进目标的达成。

4、流程体系持续改进的责任者

PQA应定期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业务流程的短板,并进行持续改进,通过TOPN、QCC、质量回溯等活动进行复盘,对产品质量的指标进行改进和提升。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研发型企业应选择什么的人做PQA?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很多共创力客户在选择PQA角色时有些产品线是专职的,也有些产品线是兼职的。专职的PQA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要求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今天来谈谈兼职PQA的问题。

由于人力资源紧张,很多小型的研发团队没有专职的PQA,会让项目管理工程师兼任PQA,或者让测试代表兼任PQA,或者让项目经理兼任PQA,还有些企业干脆让技术负责人兼任PQA,共创力资深顾问杨老师认为这几个职位有部分是与PQA互斥和矛盾的:

1)技术负责人或SE建议不要兼任PQA,这两个岗位是相互排斥的,因为一方面PQA是过程的负责人,而SE是技术评审的负责人,如果这两个职位安排给一个人,会导致过程会走形式,评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下图,PQA和SE的分工如下:

 

2)PQA优先考虑来自研发,如RQA或PO(项目管理员)或PME,管理过跨领域的项目,对IPD端到端的质量管理有深刻的认识。RQA或PME可以作为PQA的过渡,在时间和人力较紧张时可以兼任PQA。

3)研发设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其目标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研发任务。如果兼任PQA,可能会因为研发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质量保证工作中,导致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不到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研发人员可能会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对研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有所隐瞒或忽视,不利于质量保证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采购岗位:采购人员负责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其工作重点在于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控制采购成本和保证物资供应。如果兼任PQA,可能会因为采购任务的复杂性而无法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和评估,也可能会因为与供应商的关系而影响质量判断的客观性。

5)研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经理因为主要职责是为研发的立项、计划、控制、实施、收尾负责,因此建议研发项目经理不要兼任PQA,如果兼任PQA会导致进度作弊、质量报告虚假、管理随意的情况。 

6)测试代表:由于测试代表作为验证设计的一个角色, 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测试代表可以兼任PQA,因为测试作为设计的验证方,与SE和技术负责人处于同步的状态,测试需要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关注的是设计结果,如果兼任设计过程的监督,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人员也是运动员,如果兼任PQA,会同时也是裁判员,研发团队会有抵触,因此,这个职位如果兼任PQA,需要谨慎行事,万不得已时不要使用该选项。

因此,总结一下能兼任PQA岗位包括RQA(研发QA),PME(项目管理工程师),测试人员这几个职位,不能兼任PQA的岗位包括技术负责人、研发项目经理、采购人员、研发设计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