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除了加强市场营销的突破之外, 大部分的精力均放在了产品的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一般会经历模仿、挑战、颠覆三个阶段。一旦在技术创新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在长时间得到大幅提升,并为公司的产品战略构建护城河, 为公司持续的市场领先提升保障。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通过技术断裂点来构筑产业护城河。
什么是技术断裂点?
技术断裂点是指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瓶颈或技术不成熟导致的项目进度延误、高风险或产品开发失败的现象。具体来说,技术断裂点是指在技术规划与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成熟度不足或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遇到技术难关、进度延误或产品先天不足,缺乏竞争力。设置与竞争对手的技术断裂点可以让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追赶,并让公司的产品形成护城河,在市场上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典型的技术断裂的案例有:
比亚迪汽车: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电池、电机、车身、电控等各环节实现了自主生产和研发,形成了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这样的产业链优势可以帮助比亚迪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比亚迪凭借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代表产品为“刀片电池”)在商用车领域占据优势,其自供比例超过70%,并成功进入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主流车企的供应链。在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TOP10企业中,比亚迪以17.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的37.9%,因此,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就是护城河,是其它车商不可逾越的竞争优势。
华为鸿蒙智行: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构建数字神经中枢(智能座舱+整车控制);鸿蒙智行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智能电动 、智能车控和智能全场景 六大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鸿蒙智行的智能化全家桶,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性能、安全性能和驾乘舒适性;提供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算法体系;作为领先的全球通信设备提供商,华为鸿蒙智行主要集中了以下的技术优势;终端产品开发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和汽车芯片技术。为华为车BU构建了核心的竞争力。

小米汽车:主要以庞大用户生态和跨场景互联,将汽车融入生活全链路。小米汽车所聚焦的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系统、电池技术、大压铸工艺、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小米汽车团队的愿景是打造未来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物联网IOT生态厂商,小米的竞争优势主要在用户生态和跨场景互联技术, 以及AIOT技术,即人工智能融入物联网技术。作为企业的护城河,完美的用户体验加上互联网汽车的理念是竞争最大的优势。
特斯拉:TESLA的策略是整车架构创新、局部部件创新、软件定义汽车。它的五项核心技术分别是:

1、特斯拉FSD芯片是目前全球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技术行业领先;
2、特斯拉汽车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有技术优势;
3、特斯拉V3超级充电桩技术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痛点;
4、特斯拉的OTA技术更新自动驾驶系统;
5、特斯拉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
另外,特斯拉的“三电”技术涵盖了电机、电池以及电子控制系统,这三者构成了电动汽车技术的核心。特斯拉在这三个领域均拥有深厚的自研实力,尤其专注于动力电池电芯的研发,以及电池热管理技术的持续改进。其电池技术被业界广泛认可,能实现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双重保障。此外,特斯拉在电池热管理方面的不断创新,进一步确保了电池的高效与稳定。以下这是几家厂商在“三电”方面的比较:

如何构筑技术断裂点?
技术断裂点的目标是在某领域避免与跟随型竞争对手产生同质化竞争,根据前期的竞争分析,规划时识别出可以形成断裂点/断裂带的关键技术,拉开竞争者与跟随者的差距。根据业界的最佳实践,共创力咨询首席顾问杨学明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设置公司的技术断裂点:
1)供应商根据公司需求进行定制, 如定制规格、型号,跟随型竞争对手无法获得同规格产品;
2)自主研发。自己公司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自定规格,跟随型竞争对手无法在短时间内追赶上;
3)申请专利保护。如对于某项算法,申请专利保护;
4)产品核心平台由国外子公司提供。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核心组件的研发放在国外,国内的跟随者无法复制;
5)向供应商提供新的需求,由供应商提供新的器件。软件由自己公司研发,器件是组成技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可以提供关键器件的需求,让供应商生产。
以上五点是最常见的技术断裂点的构建方式,技术断裂点的构建除了自主研发之外,还可以通过合作、收购、参股等方式获得。
如何让竞争优势延续?
"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通过技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竞争优势,但经过产业的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的进步,公司有些新技术发展跟不上需求增长,或者技术创新陷入困境。这种情况下,技术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导致整个领域面临发展上的困难与危机。具体影响包括:
- 技术瓶颈:技术进步受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发展困境:领域内创新活动减少,竞争力下降。
- 危机:可能导致整个领域的衰退或被其他技术超越。
如柯达胶卷、深圳朗科、四川长虹、UT斯达康、柔宇科技等企业,他们在最初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随着产业的发展由于没有进行技术断裂点的管理,产品最终被市场淘汰,公司也陷入困境之中。如何才能让技术的断裂点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呢?共创力咨询建议:
1、技术规划:通过技术规划洞察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把握技术演进路线,发掘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机会。
2、异步开发模式: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分离,降低技术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3、市场洞察:预判市场趋势,分析用户痛点,挖掘隐性需求,主动进行产品创新。
4、技术洞察:通过技术洞察发现新的技术机会,牵引企业在技术上的投资,支撑公司战略的实施。
谁来进行技术断裂点的维护?
ITMT(integrated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am,集成技术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在公司战略指引下,洞察和把握业界技术发展趋势,负责公司技术投资决策,建设公司技术体系,构建公司现在和未来的工程与技术能力,支撑公司研发能力提升,确保产品发展需要的工程和技术能力提前Ready。通过主动产业链经营构筑技术断裂点,实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客户需求响应速度业界领先。

参与技术洞察的成员应包括集团层面、各事业部层面、各产品线层面、以及各产品、各模块、各专业小组的技术负责人,他们需要根据产业、市场、客户、最终消费者、渠道以及竞争对手等技术趋势的变化,持续对技术进行洞察,并输出相关的洞察分析报告。高质量的技术战略规划,依赖高质量的技术洞察;高质量的技术洞察,依赖高质量的跨领域的提炼及综合分析能力。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