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为什么需要IPD?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简称IPD),是一套先进的、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IPD作为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思想起源于PRTM公司的PACE,培思的力量,首先在IBM和波音公司迅速完善,中国是华为公司。
1992年IBM公司利润停止增长,财务困难,IBM发现他们在研发费用、研发损失费用和产品上市时间等几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业界最佳。
PRTM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自1976成立以来,PRTM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为客户创造了竞争优势。该公司是经营战略、供应链、产品开发以及客户管理方面的领导者。
在我们国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直接从IBM引入的。1998年,深圳华为技术公司总裁任正非为谋求公司管理发展,率团出行欧美企业取经,当时身体并不太好的他开会一两个小时就感觉疲倦,但IBM人员在给任正非介绍IPD管理模式时,他是整整坐了一天不感觉疲惫,听完后就表示,华为产品开发要引用IPD管理模式,要不折不扣地穿美国鞋,随后在1999年和IBM签署了IPD咨询协议,在IBM顾问指导下系统化地推进IPD管理模式。从华为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从1999年的年销售收入120亿到2006年销售收入600多亿,再一次印证了IPD是一种成功的企业产品开发管理模式。
二、 IPD能帮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自2014年成立之日起,共创力咨询已帮助数十家企业实现了IPD变革转型,IPD发源于电子通信行业,然后才在其它行业得以发扬光大,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手机、厨具制造、精细化工、烟草、电力产品、软件等。经过共创力咨询团队的总结,IPD主要帮助企业解决了以下的10大问题:
1、缺乏系统、正确的研发理念
2、缺乏前瞻性、有效的产品规划
A)没有产品平台规划,无法平台化、系列化地开发产品
B)缺乏产品线规划,被动响应市场和竞争,未考虑资源的平衡
3、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业务决策评审
4、职能化特征明显的组织结构阻碍了跨部门的协作
5、不规范、不一致、接力式/串行的产品开发流程
6、项目管理薄弱(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
7、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未分离,缺乏技术规划与运作机制
8、缺乏CBB(共用模块)与经验教训的积累及共享机制
9、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研发人员的职业化素质不足
10、缺乏有效的研发考评与激励机制
三、共创力IPD体系架构
共创力咨询在服务众多的客户过程,总结出以下的IPD体系架构:
四、共创力IPD的核心思想
深圳共创力咨询对IPD的核心思想理解如下:
1) 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IPD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待产品开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投资决策评审。
2)基于市场的创新:IPD强调产品创新要以市场为基础,即在充分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
3) 基于平台的开发模式和重用策略:在开发整个系列产品时,应在共同的产品平台基础上进行开发,实现关键技术在不同产品中的重用。
4) 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相分离: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实现分离,减少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加快产品开发周期,而且有利于技术的突破和进步。
5)跨部门协同:解决部门之间的职能化壁垒,成立跨部门团队来负责产品开发,确保跨部门沟通协调顺畅。
6)结构化的并行开发流程:建立跨部门的产品开发流程,让员工按照流程进行产品研发;将串行的开发活动并行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7) 职业化人才梯队建设:对员工进行双通道发展规划(管理通道与技术通道)设计,便于公司培养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8) 持续不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需要对产品进行持续创新, 保持对客户、竞争对手、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宏观政策的敏感性。
五、IPD体系与其它流程之间的关系
企业经营体系一共由15大流程组成,IPD与其它流程的关系如下:
六、IPD让公司从“小研发”过渡到“大研发”
如今的产品开发,已不再是研发部门单独完成的一项活动,而是需要集成销售、产品、采购、制造、工程、客服、品质等所有与产品设计和制造相关的职能部门,因此,IPD是“大研发”体系最合适的流程体系之一,以下是研发部门与其它部门的交互:
七、IPD与其它流程的关系
IPD与其它流程如ITR、LTC、MTL等之间有较强的交互关系:
八、共创力研发咨询成功案例
1、国内某通信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
2、中航工业集团某公司(军工企业,上市公司)
3、南京某工业机器人企业(工业机器人龙头,上市公司)
4、深圳某智能控制企业(伺服器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5、北京某人工智能企业(AI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6、国家电网某研究院(电网直属企业,上市公司)
7、珠海某电力公司(电力安全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8、某激光装备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
9、某芯片企业(GPU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10、医疗器械企业(医疗装备龙头企业,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