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研发效能,就是在按照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成本要求等约束条件下所需要的研发能力和效率。目前,在人力成本较高、客户需求多变、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环境下,许多公司的CTO和研发总经理不再单一的追求项目进度,而是需要团队不断的提升研发能效,即按时、按质、按项目目标完成项目的交付,最终达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如今,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不再局限于项目进度和质量,另外还包括成本、技术领先性、用户体验、产品迭代周期等等。根据我们长期为企业提供咨询的一些经验,结合国内一些标杆企业的案例,总结出研发效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参加对象】
总经理、研发总监/副总、技术/研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骨干等
【讲师介绍】
杨老师
- 资深咨询顾问、研发管理高级讲师、清华总裁班特聘专家
- 清华大学MBA、中山大学工学学士
-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证专家PMP
- 24年产品开发、测试管理经验
- 13年研发管理咨询与培训经验
- 先后在华为、阿里巴巴、蓝韵等大型企业担任研发高级管理职务
24年产品开发研发管理及项目管理经验。曾服务于国内某大型通信企业、大型医疗企业和著名互联网公司,先后担任过软件工程师、开发经理、研发总监、测试总监、研发管理中心总监、PMO总监、研发副总裁等职位,带领过华为NGN开发团队、阿里巴巴研发团队、深圳蓝韵医疗研发团队等,有几十个成功和失败的项目案例,亲历过华NGN产品从第一个版本问世到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开发及测试历程,主导过阿里巴巴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质量保证工作,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套自动化测试平台,有丰富的研发团队管理和产品开发经验。
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多次举办测试管理论坛或公开课;为中国科学院、金山软件、深圳华为、深圳大展、阿里巴巴、深圳蓝韵、深圳科皓、上海EDS、从兴电子、珠海派诺科技、南京埃斯顿、常州润源、北京净雅、浙大网新、华立仪表、成都乐创、深圳迈瑞等多家企业提供过内训课程。主讲:《敏捷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产品测试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质量管理》、《IPD集成产品开发》、《产品战略与规划》等。
【课程大纲】
一、案例分析
- 讨论:我公司在研发团队效能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二、研发效能提升方式之一:财务方面的管理提升,包括成本管理和研发费用的控制。
- 进行产品规划,在产品规划就考虑和规避投资浪费;
- 加强合作,减少无效的开发;
- 满足同样的客户需求,设计越简单成本越低;
- 软件设计和优化,提升客户价值;
- 通过构建架构和平台,通过共享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构建产品质量。
三、研发效能提升方式之二:加强团队资源的管理,也就是利用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事。
- 有良好的生产方式, 构建流水线式的平台软件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特长, 构建互补型团队;
- 提升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
- 做“刚刚好的系统”,对需求的价值进行排序,不浪费人力资源;
- 做好团队资源风险的管理,如人员请假,离职等;
- 有完善的团队激励和考核机制,以及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奖罚分明;
- 良好的跨部门的沟通氛围,鼓励“能者多劳”,并形成自运作团队;
- 加强资源池建设,培育后备力量。
- 团队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资源:业务团队、技术团队和工具团队。
四、研发效能提升方式之三:缩短产品的迭代周期,快速验证
- 构建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的环境,让软件的验证和发布更加快捷;
- 让客户参与部分的验证工作,快速反馈产品发布的质量问题;
- 系统测试人员提前介入到需求阶段;
- 开发团队有良好的质量保证意识,把质量构建在每个开发活动中;
- 对于客户需求的变化需要及时、准确无误的传递给研发团队,并做相应的功能变更;
五、研发效能提升方式之四:应用先进的技术架构
- 采用公司成熟的架构、平台或中台模式,并不断进行重构,以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 采用流水线的开发模式,任务与任务之间无缝衔接;
- 对于新的技术先进行预研,预研成果验收后再用于原有的平台的架构;
- 与国内外的竞品做比较,提升产品在响应时间,用户体验,产品性能,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TOP1进行对标,找出自身产品的技术提升点;
- 参与行业论坛或专家小组,对行业内的技术趋势进行研究,得到我司产品的技术路线。
六、课程总结
- 根据学习到的内容, 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接下来准备付诸实施的行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