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日趋紧张,产品市场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都在考虑如何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的效率,以保证产品的投资收益。如何改善研发效能,是每一位研发管理者正在思考的问题,所谓研发效能,就是在按照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成本要求等约束条件下所需要的研发能力和效率。目前,在人力成本较高、客户需求多变、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环境下,许多公司的CTO和研发总经理不再单一的追求项目进度,而是需要团队不断的提升研发能效,即按时、按质、按项目目标完成项目的交付,最终达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如今,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不再局限于项目进度和质量,另外还包括成本、技术领先性、用户体验、产品迭代周期等等。根据共创力长期为企业提供咨询的一些经验,结合国内一些标杆企业的案例,总结出研发效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1) 业务层面:业务上打通端到端的成本管理,进行降成本操作;
2) 团队方面:优化管理,人力资源灵活适合配置,团队运作高效;
3) 员工个体:提技增效,提质,引入先进工具,增加员工内驱力;
4) 技术层面:提升平台规划水平,利用CBB和可重复利用技术或资源。
以上四点,是提升研发效能的关键四个维度,如何衡量研发的效能呢?根据共创力咨询的总结, 主要从开发效率,交付质量,过程规范性,成本等等来度量。本课程将从业务层面、团队方面、员工个体、技术层面四个方面围绕降成本专题进行讲解。
【课程收益】
- 掌握研发成本管理、研发降成本的方法和步骤
-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和资源池运作制度
- 掌握组织诊断、团队协作、团队氛围营造、人才配置的技巧
- 掌握如何对员工个体进行提技增效
- 掌握如何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投资收益
- 掌握如何利用工具进行效率的提升
- 掌握人员激励和内驱力构建手段
- 掌握如何动态调整及控制研发效率及成本
【培训对象】
企业CEO/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HRBP、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研发骨干、LM(资源经理)等。
【培训特色】
本课程少谈理论而更多地注重实践,结合业界知名公司(华为、阿里、迈瑞等)的成功经验,结合讲师多年的咨询实践经验,讲述研发降成本的具体实践经验、操作技巧,并通过案例讨论和模板演示讲解的方式,着重提升学员的实战技能,使学员更具体更透彻地理解,帮助学员解决研发成本运作的主要问题及困惑,并有效地借鉴和快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讲师资历】
杨学明
- 资深顾问、研发创新管理资深讲师、清华总裁班特聘专家
- 清华大学MBA、中山大学工学学士
-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证专家PMP
- 24年产品开发、测试管理经验
- 14年研发管理咨询与培训经验
- 先后在华为、阿里巴巴、蓝韵等企业担任研发高管职务
顾问资历:
24年产品开发研发管理及项目管理经验。曾服务于国内某大型通信企业、大型医疗企业和著名互联网公司,先后担任过软件工程师、开发经理、研发总监、测试总监、研发管理中心总监、PMO总监、研发副总裁等职位,带领过华为NGN开发团队、阿里巴巴研发团队、深圳蓝韵医疗研发团队等,有几十个成功的项目案例,现任深圳市共创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
咨询经验:
- 华工正源光子:IPD主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研发任职资格管理
- 深圳大展:全程参与了CMMI5认证过程,与国外专家一起制订了符合大展公司的开发流程ADP(Achievo Development Process),并在多个国外软件项目中进行了实践
- 深圳蓝韵医疗电子:产品开发流程IPD、项目管理、研发组织结构及跨部门团队、需求
- 开发与管理、产品测试管理、质量管理
- 阿里巴巴:敏捷开发流程、产品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网站性能测试
- 上海酷宝:研发体系主流程IPD、项目管理、组织与团队管理等模块调研
- 南京埃斯顿公司:IPD集成产品开发、研发项目管理、CMMI、需求管理、研发绩效管理、配置管理、CBB、研发质量管理、产品测试管理
- 常州润源:IPD集成产品开发、研发项目管理、研发绩效管理、研发质量管理
- 北京净雅:研发管理IPD、战略规划、变革项目群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IT规划与选型辅导、IT运作平台的性能测试
- 普天新能源:敏捷软件开发管理,软件质量管理,IT规划与选型
- 中航航空电子:产品战略规划、多项目管理、产品测试管理
- 威高集团股份:产品经理及产品管理体系建设、产品经理资源池建设
- 雷赛智能: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需求管理、CDP(项目任务书的开发流程)、产品管理组织与团队
-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研发团队管理、研发绩效管理与激励
- 烽火通信:研发与创新管理IPD、研发质量管理、研发任职资格管理、成本管理
- 雄帝科技: 研发质量管理、测试管理、单元测试
- 中航工业:研发与创新管理IPD、研发项目管理、产品平台与CBB管理、任职资格管理
部分客户:
中国科学院、深圳迈瑞、武汉天喻、浙大网新、珠海派诺、从兴电子、深圳蓝韵医疗、南京埃斯顿、常州润源、上海天跃科技、华立仪表、成都乐创、科东电力、中国工商银行、雷赛智能、重邮信科、全志科技、北京净雅、中国普天、阿里巴巴、华工正源、香港松华首饰、捷成世纪、索贝数码、比亚迪、大唐移动、美的微波炉、航盛电子、科大讯飞、长城科技、金山软件、士兰微电子、上海南华机电、奥的斯电梯、巨人通力电梯、正泰仪器仪表、西安美林电子、美芝制冷、广电运通、扬智电子、九阳小家电、中国普天新能源、中航航空、国网电力、中兴通讯、苏宁云商、CNNIC、烽火通讯、酷狗计算机、神州数码、美行科技、网易计算机、中电29所、中电海康、华为技术、京信通信、烽火通信、广联达、启明星辰、新产业生物、招商局等上百家企业。
【课程大纲】
一、 业务层面:如何降低研发成本?
本章学习:财务方面的管理提升,包括成本管理和研发费用的控制。要求投入合理,成本可控,随着项目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应适当的降成本,如采用以下的六种手段。
- 进行产品规划,在产品规划就考虑和规避投资浪费;
- 加强合作,减少无效的开发;
- 满足同样的客户需求,设计越简单成本越低;
- 软件设计和优化,提升客户价值;
- 通过构建架构和平台,通过共享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构建产品质量。
二、 团队层面:如何降成本?
本章学习:加强团队资源的管理,也就是利用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事。那如何达到让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事呢?根据我们的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
- 有良好的生产方式,构建流水线式的平台软件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特长,构建互补型团队;
- 提升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
- 做“刚刚好的系统”,对需求的价值进行排序,不浪费人力资源;
- 做好团队资源风险的管理,如人员请假,离职等;
- 有完善的团队激励和考核机制,以及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奖罚分明;
- 良好的跨部门的沟通氛围,鼓励“能者多劳”,并形成自运作团队;
- 加强资源池建设,培育后备力量。团队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资源:业务团队、技术团队和工具团队。
三、 个体层面:如何降成本?
本章学习:缩短产品的迭代周期,快速验证。这一点是也最复杂的,也涉及到个人构建、提交阶段、自动化验收阶段、手工测试阶段、非功能性测试阶段、生产运营阶段的自动化验证工作,每一个链条上的节点都会影响产品发布的进度。本章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个体的能力和绩效。
- 构建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的环境,让软件的验证和发布更加快捷;
- 让客户参与部分的验证工作,快速反馈产品发布的质量问题;
- 系统测试人员提前介入到需求阶段;
- 开发团队每个人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意识,把质量构建在每个开发活动中;
- 对于客户需求的变化需要及时、准确无误的传递给研发团队,并做相应的功能变更;
- 引入先进工具,增加员工内驱力
四、 技术层面:如何降成本?
本章学习:应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先进的技术一方面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另外可以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提升性能和系统稳定性,提升系统吞吐量。如何引进先进的技术架构呢?
- 采用公司成熟的架构、平台或中台模式,并不断进行重构,以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 采用流水线的开发模式,任务与任务之间无缝衔接;
- 对于新的技术先进行预研,预研成果验收后再用于原有的平台的架构;
- 与国内外的竞品做比较,提升产品在响应时间,用户体验,产品性能,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TOP1进行对标,找出自身产品的技术提升点;
- 参与行业论坛或专家小组,对行业内的技术趋势进行研究,得到我司产品的技术路线;
- 尽量采用成熟的模块或CBB, 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复用。
五、 课程总结与回顾
研讨:根据两天学习的内容,如何对研发团队进行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