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规划“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颁布,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行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与创业中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创新的产品才是企业最有出路的保障。

      我们看到以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正在进行基础科研和技术创新探索,在这些热门的技术领域, 有些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如自动驾驶和元宇宙等, 未来将以哪种技术路径、何时能够进行商业应用尚不确定。因此很多CEO在布局企业技术战略时提出了“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思路, 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不仅需要对市场和行业趋势有深刻的洞察,同时也必须对新技术的发展有同样的洞察深度和把握能力。未来的产品创新, 大多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成果,因此理解技术创新的成功路径, 有助于企业家和各位创新者,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哪些新技术能成为产品创新中的关键因素。

      这几年,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打压,但在巨大的压力下,中国诞生了许多技术创新型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中芯国际、格力、迈瑞等,他们正在赶超欧美优秀的技术型公司。目前, 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层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许多领域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也是影响中国公司进行产品创新的现实阻碍之一。

      那么,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呢?虽然创新的成功之路没有规律可循,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确保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

     第一,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预判能力技术上要保持先进性,产品才会有竞争力,如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蔚来、小鹏、理想等),他们大多停留在产品创新的层面,客户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提供什么产品,而真正要在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力,需要在技术上(如续航能力、充电时间、安全性、可靠性等)领先对手,才能走得更远。如以下是笔者的经验对新生技术的预判时间表:

        对新生技术的预判能力,不但需要对宏观形式和产业政策有一定的预判,还需要对未来领域 的竞争对手和客户群进行一定的预判,才能作出较科学的预测。

        第二,对技术路线图的设计能力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动力是对技术的挚爱和坚持,成功的技术创新会极大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如人脸识别技术,移动支付技术,高铁技术,抖音等。这些技术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技术路线图也是一个企业将技术核心价值逐渐商业化的过程,比如: 在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激烈的技术和商业博弈,三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手机应用平台(PaaS)最后胜出: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中国消费者今天使用的各种产品,如华为手机、微信、今日头条,都是在这些系统平台(PaaS)搭建完成之后,才开始进行产品创新的。因此,技术平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尽早做好技术平台的规划是保持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某IT技术商业化的发展阶梯:

      比如当下火热的虚拟(VR)技术, 也是沿袭这个发展路径。如今三家智能手机厂商正在努力开发与PC、手机兼容的虚拟现实操作系统。但只有等到这些系统平台搭建完成之后,在这个方向上的产品创新才能真正开始。

      第三,掌握新技术爆发的关键节点。在经过大量反复的技术测试之后,再经过多种技术路线的比拼,最后进行商业市场的初步验证,优中选优的商业新技术,往往会有爆炸式的增长。

     某些颠覆式技术(如太阳能)的发展轨迹说明,一旦新技术的保有量突破1%, 其发展将实现非线性、爆炸性发展,远远超越普遍预测:

     ①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2004年太阳能装机占电力装机的0.1%;

     ②到2011年年初,太阳能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例突破1%,当年新增总额超过2009年前30年所有的累计新增总额。

   因此,预测技术爆发的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踏准市场节拍,“领先半步是先进, 领先一步成先烈”。

   以上三点,便是共创力咨询在技术规划咨询项目中总结出来的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路径, 值得各位创新型CEO或CTO去做进一步的思考。

图片

 

本文作者: 杨学明介绍  

杨学明,清华大学MBA,深圳市共创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汇成研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资深研发管理专家,国内首席研发管理专家,曾服务于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杨老师先后在国内开设研发类公开课100多场,服务内训客户1000多家,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研发咨询服务,典型的客户如深圳迈瑞、华立仪表、步步高、英威腾、雷赛智能、埃斯顿、华工科技、中国科学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重邮信科、从兴电子、浙大网新、联迪商用等。近两年服务的客户如中电海康、网易、苏宁云商、烽火科技、29所、华为技术、中兴通讯、广联达、大唐电力、招商局、京信通信、航盛电子、国电南瑞、中航工业、维力医疗、寒武纪科技、海南邮政、京仪股份、海尔集团、华润集团、科东电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