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前言 在一些电路控制中,采集电路中某部分的峰值电流做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的电流采样,本质上还是电压采样。接下来将介绍一种电流峰值采样电路。 二.基本原理 最基本的原理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当电源电压上升时,二极管导通给电容充电。电源电压下降时,由于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容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8-31 17:11 京多安 阅读(46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如下图所示,想给直角线加斜边的铜,但是加完之后只有框没有铜(也选择了网络) 解决方法如下: 点击这个框,在属性里面取消勾选Remove Islands Less Than 再选择Pour Over All Same Net Objects即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6-07 22:32 京多安 阅读(173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首先在机械1层可以看到已经设计好了板框和定位孔位置 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可以新建一个机械层,将孔放置在新的机械层(可能是为了方便打板) 按L键并在机械1层右键添加机械15层(约定俗成) 再框选定位孔设置到新建的机械层 2.然后在keep out层在定位孔周围放一个稍大的圆 keep out是防止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5-24 14:54 京多安 阅读(26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创建零件工程,设计一个边框 保存为DXF格式 2.在AD里面PCB窗口选择导入DXF文件 先选中一条边框再tab(全选),再按D S D,就是自己想要的PCB板。 接下来介绍一些细节: 定位原点;E O S,选择左下角为原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5-23 20:04 京多安 阅读(38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导出原理图 搜索器件并点击数据手册 再点击立即打开 原理图里面点击导出AD,即可下载原理图文件 将下载文件用AD打开,并生成原理图库 将生成的原理图库文件复制到自己的原理图库即可 2.导出PCB 步骤同上,不再赘述 3.导出3D模型 这里就不能用网页版立创,在软件立创EDA里面先随便创建一个工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5-22 16:18 京多安 阅读(18992) 评论(1) 推荐(0)
摘要: 二极管导通原理 二极管一般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而成,如下所示 P型半导体掺入大量3价原子,形成大量空穴,N型半导体掺入大量5价原子,形成大量电子。 所以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时在结合处会发生电子和空穴的扩散运动(本质是电子扩散运动) N区电子向P区扩散移动,所以会在中间形成一个内电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5-17 16:47 京多安 阅读(24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言 上文讨论了利用DMA将数据从一个存储器搬运到另一个存储器,本文讨论将数据从M->P。将数据从数组转移到串口外设并发送出去。 代码 void MYDMA_Init(DMA_Stream_TypeDef *DMA_Streamx,u32 chx,uint32_t par,u32 mar,u16 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2-04 20:57 京多安 阅读(4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言 DMA即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传输方式无需 CPU 直接控制传输,也没有中断处理方式那样保留现场和恢复现场的过程,通过硬件为 RAM 与 I/O 设备开辟一条直接传送数据的通路,能使 CPU 的效率大为提高。本篇文章以STM32F4为例,不同型号可能略有不同。 一.DMA特性简介 STM3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2-04 18:29 京多安 阅读(16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言 光敏电阻和ADC采集电压引脚如下: 光照越强,LS1导通程度越高,ADC采集电压越接近于0,光照越弱,采集电压则接近3.3V。 一.ADC简介 1.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选用12位ADC采集电压,12位采用逐次逼近的思想,将采集到的电压与内部DAC输出的模拟电压进行比较,多次比较由DAC得出AD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30 23:06 京多安 阅读(218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言 串口通信一般用作异步通信,使用两根数据线进行收发:TX 和 RX,为利用USART 实现开发板与电脑通信,需要用到一个USB 转USART 的 IC,我们选择 CH340G 芯片来实现这个功能。本次实验采用串口1即usart1进行试验,将CH340G的TX连接单片机PA10,RX连接PA9,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8 22:12 京多安 阅读(1402)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