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实现价值驱动的敏捷和精益开发》读后感1

1.4 从“先知后行”到“知行合一”

 

>> 瀑布模式在很多复杂项目上的失败是诱发敏捷运动的最主要原因。任何一个新方法的提出一定是为了解决旧方法中的缺陷,敏捷弥补了以瀑布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开发的不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敏捷又是我们习惯的做事、学习方式。还记得小学二年级老师如何教你写作文的吗?他会帮你先写个提纲,然后你写出第一稿,他会告诉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然后你再写出第二稿,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老师满意为止。我们从小就知道,想把任何一件事做好做精,就需要不断重复实践,不断完善。和瀑布模式不一样,敏捷模式是人类的自然做事方式。

1.4.1 知行合一是自然的结论

当你开始开发一个需求模糊或技术不成熟的产品时,知行合一的模式是自然的选择。敏捷方法中有4个核心元素。

 

敏捷的四个核心要素;迭代开发、特性驱动FDD,时间盒,增量提交

>> 敏捷方法中有4个核心元素。

 

>> 敏捷方法中有4个核心元素。

 

控制变更成本更为重要

>> 争取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忍不住给了个建议,是否考虑将其改为:争取将变更成本降到最低!我的解释是,不论第一次你做得多好,它都可能会变,控制好变更成本更重要。时间盒希望团队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完美的方法。

 

>> 争取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忍不住给了个建议,是否考虑将其改为:争取将变更成本降到最低!我的解释是,不论第一次你做得多好,它都可能会变,控制好变更成本更重要。时间盒希望团队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完美的方法。

 

>> 捷。

在项目前期我们很难了解所有的产品需求及价值

 

>> 理解会越来越清晰。

客户频繁的反馈是避免弯路最重要的手段,团队对自己方法的及时反思是提升效率的法宝。

正确的可执行代码是项目进展状况最准确的度量。

 

>> 让不同职能小组形成一个团队一起工作是解决接力中信息流失的有效做法

测试前移可以改善开发、测试、客户间的对话,真正提高代码质量。

 

>> 管理者应该是领导者

 

>> 同时做多个项

 

>> 是效率的杀手。

 

快速反馈

>> 快速反馈机制是我们在复杂的、不确定的开发环境下生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快速反馈机制是我们在复杂的、不确定的开发环境下生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摸着石头过河,但要不断抬头看一下方向是否正确,如果走了弯路,就及时调整,将错误成本降到最低。

 

>> 敏捷就是在开发中学习、成长、调整和完善。



posted @ 2021-11-06 13:53  小萌新一枚lll  阅读(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