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模型

小型网络架构简单,效率高,缺点是会有单点故障,比如:单台出口路由。大型网络必须要有备份,还要按层次搭建。

 

 接入层提供大量的接口供大量的终端接入网络。汇聚层把接入层所有流量经过汇聚再控制流向,汇聚层的交换机比接入层的交换机性能要好些,汇聚层要用到三层交换机。核心层是跟ISP相连的,是整个网络的大脑,提供高质量高速的转发,性能较强的路由器设备。

备份

 

 OSI:开放系统互联的参考模型。(背会)

 

 

 

 

 

 网络层对应的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叫二层,网络层叫三层。上三层统一叫做应用层,

 

 物理层就是传输介质。

 

 

二层是通过MAC地址找对方,三层是通过IP地址找对方。

 

 

 

 

 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连接。

 

 

 端口号范围:0-65535,0-1023端口为固定业务端口,随机端口从1024-65535

 

 

 在应用层就是在应用中所输入的数据,接着往下走到达传输层(建立一个连接,同时用端口表示一个服务,TCP/UDP),加上TCP或者UDP头部,再往下到网络层加上IP头(源IP和目的IP),再往下到达数据链路层,加上源MAC和目的MAC地址。再加上校验,校验完整的数据有多大。

 

 

 解封装

从下到上,先看目的MAC地址是否是自己,如果是就把MAC地址头、校验部分脱掉,再看目的IP地址头,如果是自己就把IP地址头部脱掉,再看传输层是哪个端口,去掉传输并层头部,最后就是数据。

PDU:协议数据单元

segment:段

packet:包

frame:帧

bit:比特

 

 

 

 type类型字段的值大于1536就会认为是Ethernet II数据帧,如果小于1536会认为是802.3帧。以太网数据帧长度是由6+6+2+1500+4=1518

 

posted @ 2020-04-17 11:31  星火撩原  阅读(8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