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侧边栏

Linux内核抢占和用户抢占的区别

核心机制对比

1. 用户抢占 —— need_resched

  • need_resched 是一个标志位,当当前进程用完时间片或者被唤醒了更高优先级任务,该标志就由 scheduler_tick()try_to_wake_up() 设定(litux.nl, pearsonhighered.com)。
  • 内核在准备返回用户态之前(如用户系统调用结束或中断返回),会检查此标志;如果为真,会调用 schedule() 执行调度(litux.nl)。
  • 因此用户抢占的安全点是“返回用户空间”这类明确的上下文切换时刻。

2. 内核抢占 —— preempt_count

  • preempt_count 是一个计数器,用于表示当前内核上下文是否允许被抢占。每次调用 preempt_disable()(或持锁等)会令其增加;调用 preempt_enable() 时减少(LWN.net, linuxjournal.com, topic.alibabacloud.com)。
  • preempt_count == 0,表示没有阻止抢占的条件,内核允许被抢占;否则抢占被延迟(litux.nl)。
  • 在中断返回或 preempt_enable() 后,如果发现 need_resched 已设且 preempt_count == 0,就会触发调度(litux.nl, linuxjournal.com)。

总结对比表

机制 用户抢占 (need_resched) 内核抢占 (preempt_count)
触发方式 用户态结束时,由标志触发调度 内核态结束临界区、锁释放时触发调度
标志/机制 need_resched 标志位 preempt_count 计数器
安全点 返回用户态后可检查 离开临界区(计数归零)后可检查
值得注意 与用户态切换密切相关 保护内核态临界区不被打断

“用户抢占最终不是以内核的为准吗?”

这句话理解得不错:真正是否进行调度,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need_resched 为真,表示有更高优先级任务等待。
  2. preempt_count == 0,表示当前内核上下文可以安全被抢占。

也就是说,用户抢占表面看是 need_resched 发信号,但必须等到内核确认安全(preempt_count == 0),才会真正进入调度。因此,“最终是否抢占”确实要以内核抢占机制(preempt_count)为准。


具体流程示例

  1. 当前任务在用户态执行,用完时间片 → need_resched 被设定。
  2. 发生系统调用或中断返回。
  3. 内核上下文结束后,检查 preempt_count 是否为 0。
    • 若为 0,则立刻调度(用户抢占生效)。
    • 若不为 0,则延迟调度,直到所有 preempt_disable() 匹配的 preempt_enable() 执行完毕后才检查并执行调度。

引用参考

posted @ 2025-08-29 10:03  yooooooo  阅读(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