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mom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订阅 管理

【原文第一段】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心得】

作为投资者,每买入一只股票,不管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投资,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析自己的资金情况,分析大盘环境,个股要素,做到知彼知己。在震荡市中,市场虽然变幻莫测,但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把控好买入时机,成本和仓位,即使出现不利的情况,我们也有办法应对。虽然一买就涨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凡事都有可能出现脱轨的意外,所以我们买入股票前,除了周密分析,还需要制定风控计划和补救措施

 

【原文第二段】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文】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必须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心得】

如果不想在买入股票后被套牢,则需要耐心等待时机,轻仓或者空仓观望,总之,先以保留现金为主;一旦发现时机到了,例如大盘开始止跌企稳,板块资金开始活跃,个股因多头资金买入异动,那就要及时跟进;大盘环境,趋势都是我们做买入动作的风向标,个股的价位,趋势,调整时间,基本面等因素也决定了我们的买入时机。需要注意的是,大盘感觉到位,不一定个股到位,个股感觉到位,大盘未必到位。分批建仓通常能化解一些问题。

股票中最好的防守,除了空仓,轻仓,那就是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有着极好的成本优势。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句话印证了我们作为多头或者空头盈利的准则,投资中最好的防守,对多头来说,成本控制得当,买入价位足够低,就是最好的防守,这样相对不容被套牢,即所谓的“藏于九地之下”;而作为空头进攻,一定要在“九天之上”发起进攻,尽可能在最高的位置做空;不过怎样区分九地和九天,是个难点。

 

【原文第三段】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心得】

《孙子兵法·军形篇》所讲的这段在股市中非常有写实意义,很多股民买股票都是追寻刺激和满足感,看不出来是来股市赚钱的,他们羡慕和模仿那些火中取栗,刀口舔血的成功案例,膜拜所谓的股神,一旦自己有一次模仿成功,这个成功案例就会极大满足自我战胜市场的快感,而这个案例又会在往后的投资中不断反复强化思维,影响投资习惯。

实际上按这种方法操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如果没有科学的止盈止损机制,往往追高被套,抄底还会被套,然后进一步扩大亏损,最后割肉出局。

相反,股市中也有一个群体,他们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这群人不常被市场关注,投资行为看不出什么巧妙,更没有什么刺激而言,包括其他投资者都认为,这种投法太简单了,只要买入耐心等等就能赚钱。他们对每次即将买入的股票进行再三的分析,包括大盘趋势,个股买入逻辑,基本面,技术面,重大事件等,甚至还要去实地调研;一旦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迅速出击买入,然后坐等胜利成果;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他们的投资行为看似简单又不简单,总之,要想投资盈利,就要具备能够盈利的必要条件,买入之前既要挖掘投资逻辑,分析价值空间,又要控制成本,还要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所以说,买一次股票就像打一次仗,先审视自己的兵力,即资金情况,多大体量,能用多长时间,准备达成什么样的盈利目标,如若用中短期资金做长线横盘股票,就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定位;另外,就是全面分析或者深入调研,从而把握投资成功的确定性和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孙子兵法》中所倡导的,同样适用于股市投资。

现实当中,很多人亏损,也印证孙子所讲的:“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本人就是典型的案例,初入股市的时候不论时机,成本,基本面等种种因素,先买了再说,然后押注多头,希望侥幸取胜盈利,投资随即变味成了赌博,盈亏概率各半,最终还是亏损收尾,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股市中只有不断的积累各种大小胜,才能成就最终的大胜,增值我们的本金!



【原文结尾段】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心得】

这一段所讲的经常发生在多头和空头发起攻势的时候,我想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比如有个股底部连续阳线,成交量逐渐放大,然后突然某日大阳线,说明多头主力开始进攻,如果我们是其中一份子,就可以持股观察,等待战果扩大;如果主力高位大阴线,巨量成交出货,那么我们就需要观察,主力是不是意图出货,如果后续没有大资金继续介入,大单持续外流,则基本可以确定为主力开始执行出货,那我们就不能和空头主力面对面对抗,应该获利了结或者止损出局,否则暴跌之后是阴跌,阴跌之后再暴跌。

另外,在强庄股的操作中,也是要注意的,如果对方要意图吃掉其他机构或散户的筹码,往往有一种特征就是,基本面优秀,机构或个人抱团重仓持有流通筹码,走势处于长期震荡横盘,换手率低迷,还伴有时不时的挖坑行为,那么这种情况不建议实力较弱的短线资金去介入,因为对手盘抱团作战,你手中的资金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敌众我寡,影响不了局面,买入以后剩下的就只有等待,违背了短线交易初衷!

 

posted on 2018-03-29 11:42  老董  阅读(55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