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 数字化市场分析 第六周笔记 20250326
一、统计学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构念的概念趣析
- 内部一致性信度:像“一队人划船”的默契度
通俗解释:
假设你有一个问卷(比如测“社恐程度”),里面有10道题。内部一致性信度就是看这10道题是不是在齐心协力测同一个东西,就像一队人划船——如果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题目高度相关),船跑得又快又稳(测量可靠);如果有人乱划(题目测的其实是别的东西),船就会歪歪扭扭(结果不可信)。
例子:
✔️ 好情况:
问卷题目全是关于“害怕和人说话”“聚会时想逃走”“打电话紧张”等,这些问题方向一致,内部一致性高(像队友都在往同一个方向划船)。
❌ 坏情况:
如果问卷里突然混进一道题问“你喜欢吃辣吗?”——这道题和其他题完全无关,就像划船队里有人突然开始钓鱼,整艘船(问卷)的可靠性就崩了。
怎么检查:用统计学中的克朗巴哈α系数(α系数),数值越接近1,说明题目越“团结”(比如α=0.8以上算不错)。
2. 构念(Construct):像“学霸”这种看不见的标签
通俗解释:
构念是人脑为了方便理解世界,硬生生“发明”出来的抽象概念。它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但你能通过其他东西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学霸”不是一个实物,但你可以用“考试分数高”“作业做得快”“爱去图书馆”这些具体表现来定义它。
例子:
🌟 常见构念:
焦虑、幸福感、情商、领导力……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抽象概念。
❓ 构念怎么测量?
比如“幸福感”不能直接称重,但可以设计问卷问:“你经常感到快乐吗?”“你对生活满意吗?”用这些具体问题拼凑出这个抽象概念。
关键点:
构念需要人为定义+用多个指标测量。就像“学霸”需要成绩、学习习惯、同学评价等多个证据来支撑,否则可能只是“书呆子”。
两个概念的联系
如果你想测一个构念(比如“社恐”),必须确保你的测量工具(比如问卷)有高内部一致性,否则测出来的可能根本不是“社恐”,而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用“害怕和人说话”+“喜欢吃辣”来测社恐,内部一致性低,说明你的“社恐”构念定义可能有问题。
总结版:
内部一致性信度:检查你的测量工具(如问卷)是不是“齐心协力测同一个东西”。
构念:想象出来的抽象概念(如“学霸”),需要用实际可测的东西去定义它。
二、计算问卷的克朗巴哈α系数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实操代码
先是克朗巴哈α系数的计算。




效果如下:

再是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



斯皮尔特-布朗预测公式的简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