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学生上机错误总结-from 黄老师
Python 基础使用笔记
1. 字符类型
在 Python 里,字符类型的数据需要用引号引起来。引号可以是单引号 ' ,也可以是双引号 "。例如:
name = 'John'
city = "New York"
这是因为引号的作用是明确告知 Python 解释器,引号内的内容属于字符串类型。要是没有引号,Python 会把它当作变量名或者其他代码元素来处理,从而引发错误。
2. 判断语句中的比较运算符
在 Python 中,= 和 == 有着不同的用途。
=是赋值运算符,其作用是把右侧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例如:
x = 5 # 把 5 赋值给变量 x
==是比较运算符,用于判断左右两侧的值是否相等。例如:
if x == 5:
print("x 等于 5")
如果在判断语句里使用 = ,Python 会将其视为赋值操作,这往往会导致逻辑错误或者语法错误。
3. 处理一行中多个空格分隔的数据
当输入的一行数据由多个空格分隔时,可借助 split() 方法和 map() 函数来处理。
split()方法会把字符串按照空格分割成一个列表。例如:
input_str = "1 2"
result = input_str.split()
print(result) # 输出: ['1', '2']
map()函数能够对可迭代对象(如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应用指定的函数。例如,使用map(int, ...)可以把列表中的字符串元素转换为整数:
input_str = "1 2"
numbers = list(map(int, input_str.split()))
print(numbers) # 输出: [1, 2]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把 map() 的结果解包赋值给多个变量,像这样:
a, b = map(int, input().split())
4. int() 函数与 input() 函数的使用
input() 函数返回的是字符串类型的数据,而 int() 函数只能将数字类型的字符串(如 "123" )转换为整数。如果直接对 input() 的结果使用 int(),且输入的不是有效的数字字符串,就会引发错误。例如:
# 错误示例
a = int(input()) # 如果输入 "1 2" 会报错
正确的做法是先使用 split() 分割输入,再用 map(int, ...) 进行转换。
5. 除法运算与比较
在 Python 中,/ 运算符执行的是真除法,结果会是浮点数。例如:
a, b = 1, 2
A = a / b
print(A) # 输出: 0.5
可以通过比较两个除法运算的结果来判断大小关系:
a, b = map(int, input().split())
x, y = map(int, input().split())
A = a / b
B = x / y
if A > B:
print(">")
elif A < B:
print("<")
else:
print("=")
这里使用 elif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判断,提高代码效率。
6. 通过缩进控制语法结构
Python 依靠缩进来确定代码块的范围,这和其他使用大括号 {} 来界定代码块的语言不同。例如,在 if-else 语句中:
n = int(input())
if n % 2 == 1:
print("odd")
else:
print("even")
if 和 else 下面的代码块必须有相同的缩进量,通常是 4 个空格或者一个制表符。缩进错误会导致语法错误,因为 Python 无法正确识别代码块的范围。
总结
在 Python 编程中,要特别留意数据类型、运算符的正确使用,以及代码的缩进规则。合理运用 split() 和 map() 可以方便地处理输入数据,而正确区分赋值和比较运算符则能避免逻辑错误。同时,缩进是 Python 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遵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