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_tree
继续分析 comp_tree.sv
中第 21–40 行内容,这部分实现:
- 2 输入时使用
comparator
完成比较 - 输入数 > 2 时,递归调用
comp_tree
模块自身
🔧 行 21–23:比较两个输入
.operand_a(operands_i[0]),
.operand_b(operands_i[1]),
.result_o(result_o)
);
📌 u_comparator
对两个输入进行比较,将较大者输出。
🔁 行 25–30:声明中间变量用于递归划分
继续分析 comp_tree.sv
的第 41–60 行,这部分完成了递归结构中的:
- 后半部分
ub_comp_tree
调用 - 将两个子树结果
result_o_A
和result_o_B
输入到最终比较器中
🔁 行 41–44:ua_comp_tree
的连接结束
) ua_comp_tree(
.operands_i(operands_i_A),
.result_o(result_o_A)
);
📌 前半子树计算完毕,结果为 result_o_A
🔁 行 46–50:ub_comp_tree
的定义与连接
comp_tree #(
.N(N_B),
.WIDTH(WIDTH)
) ub_comp_tree(
.operands_i(operands_i_B),
.result_o(result_o_B)
);
📌 递归调用处理后半输入,输出为 result_o_B
🔁 行 52–60:最终比较器 uc_comparator
comparator #(
.WIDTH(WIDTH)
) uc_comparator(
.operand_a(result_o_A),
.operand_b(result_o_B),
📌 对两个子树的输出结果做最终比较,输出最大值作为 result_o
接下来仅剩最后一行 .result_o(result_o)
和 endmodule
结束模块。
是否继续完成最后几行并转换为 Verilog-2001?
logic signed [N_A-1:0][WIDTH:0] operands_i_A;
logic signed [N_B-1:0][WIDTH:0] operands_i_B;
logic signed [WIDTH:0] result_o_A;
logic signed [WIDTH:0] result_o_B;
📌 拆分输入数组成两半,分别递归求最大值。
🔗 行 32–33:拆分连接
assign operands_i_A = operands_i[N_A-1:0];
assign operands_i_B = operands_i[N-1:N_A];
将 operands_i
划分为:
- 前半
operands_i_A
,包含下标0 ~ N_A-1
- 后半
operands_i_B
,包含下标N_A ~ N-1
🔁 行 35–37:递归调用 comp_tree 处理前半部分
comp_tree #(
.N(N_A),
.WIDTH(WIDTH)
) ua_comp_tree(
📌 对 A 段进行递归调用,求出 result_o_A
接下来的代码会实例化 ub_comp_tree
来处理 operands_i_B
,并最终用 comparator
比较 result_o_A
与 result_o_B
输出最终最大值。
是否继续分析后续 ub_comp_tree
和最终 u_comparator
连接?
我们完成了对 comp_tree.sv
的全部分析,以下是最后几行内容:
🔁 行 61–62:完成 uc_comparator
输出连接
.result_o(result_o)
);
📌 result_o
是整个比较树的最终输出,取 result_o_A
和 result_o_B
中较大的一个。
🔚 行 63–65:结束 generate
块和模块定义
end
endgenerate
endmodule
✅ 总结:comp_tree 功能结构
情况 | 动作 |
---|---|
N == 1 |
直接输出该值 |
N == 2 |
使用 comparator 比较两个输入 |
N > 2 |
拆为两段,分别递归找最大值,再比较 |
模块结构完全递归,适用于综合比较器树电路,例如用于找到 N 个乘积中的最大值(如 posit 运算、浮点 softmax 等)。
是否将该模块转换为 Verilog-2001 代码?(去除 logic
、使用 wire
,兼容传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