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二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第二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 记录时间
- 管理时间
- 统一安排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时间也完全没有替代品,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限制,而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怎么耗用的。
时间对管理者的压力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组织对他的时间要求往往越大。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
知识工作者要想取得成果和绩效,就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成果和绩效,换句话说,他还得匀出时间来,将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转到成果上,由他的专业转到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
高级主管与资历较浅的知识工作者交流:“你认为我们组织的领导,对你的工作应该了解什么?你对我们这个组织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尚未开拓的机会?你觉得我们有哪些尚未察觉的危机?还有,你希望从我这里知道些什么?”
我认识的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人做决策很快,也有人比较慢,但是,不管他们决策速度的快慢,只要遇到人事问题,他们总是决定得很慢,而且常常需要经过多次考虑,最后才能定案。
人事决策都是费时的决策。
组织本身的需要,处理人事问题的需要,以及创新和变革的需求,都使得管理者不能不讲求时间的管理,但是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就别想管理好时间。
所以,要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
第一步就是记录其时间消耗的实际情形。
第二步就是要做系统的时间管理,我们需要将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将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要做到这一步,可以问下面几个问题:
- 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是浪费时间,于最终结果无助,如果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就可以立即取消。
- 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不影响效果?
- 还有一项浪费时间的因素,就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有关于会议的小例子,可以让必须参加的人参加,有意愿参加的自己选择是否参加,如哪位需了解这个问题或者愿意参与讨论,就届时参加,如果无法出席,我们将于会后发送会议纪要,恭请各位参考并希望提供宝贵意见。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 首先要做的是,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者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比如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问题或者危机,如果出现了2次,就绝不可以出现第三次。
- 人员过多,也常造成时间的浪费。
- 组织不健全导致的浪费时间,其表现就是会议太多。
- 信息功能不健全,我理解是信息不透明或者说是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让所有人清楚的知道某个确定的信息。
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管理者在做过了自己的时间记录和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多少时间可以用在确有贡献的大事上。
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自由管理者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比如将会议、审核、问题分析等例行工作,规定排在某一个星期、某2天集中办理,等等。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应先估计究竟有多少自由时间,真正是他自己的时间,然后保留出相当分量的一段连续性的整块时间来。一旦发现有其他事务蚕食他保留的时间,便立刻再仔细分析它的时间记录,再将其中比较次要的工作重新过滤一次。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要持续不断的记录分析并改进。
认识你的时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戴维冀,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jichengwei/articles/1592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