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基础概念
我觉得照片是生命里抽出来的一帧或几帧,是我看到的,或者我在经历的,想通过镜头定格这个时间,让这张照片符合过去状态坍缩后呈现的那时那刻
关于快门使用:(常规快门)
-
机械快门:
- 高速移动的物体,使用机械快门可以减少果冻效应(也就是画面里物体发生倾斜等)
- 人造光源,可使用机械快门。减少拍到屏闪的可能性
- 使用闪光灯,启用闪光高速同步时,使用机械快门
-
电子快门:
- 超长焦,延时等拍摄时,可以使用电子快门。机械快门的震动会影响锐度等
- 静音拍摄场所,可以电子快门
- 如果使用高速快门,光源出现上下耀斑,可以使用电子快门。
- 机械快门有寿命,有使用记录,如果后期想出掉相机或者换其他相机,会影响价格。
光圈,焦距,iso,白平衡等:
我感觉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就像是水龙头开大还是开小,决定水量大小。快门就像是控制水龙头打开后关闭的速度,决定水龙头开了多久。这样一来想要水多,可以把水龙头拧到最大,可以晚点关水龙头。对应的就是想要画面更亮,可以调大光圈,也可以慢点快门。看组合情况来寻找最合适最自然最符合你需要的光。
-
光圈:
比如光圈 f1.8 其实是 f/1.8,焦距 f 除 1.8 ,这个1.8也好,3.5也好,可以简单认为 焦比1.8 = f / 光圈 ,也就是分子焦距不变时,焦比值越大,作为分母的光圈就越小;焦比越小,作为分母的光圈就越大。f1.8的光圈比f3.5的光圈大,比f4光圈大,比f8光圈大。- 光圈大小不只是表面的单位时间进光量影响,它也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锥角(光线传播的角度):
- 大光圈(f/1.8) :光圈开口大,光线锥角宽,光线以更 发散的角度 进入镜头。
- 小光圈(f/8) :光圈开口小,光线锥角窄,光线以更 平行的角度 进入镜头。
- 光线锥角的影响 :宽的光线锥角会导致焦点前后 弥散圆(模糊圈)的直径更大 ,从而缩小允许的清晰范围(景深)
- 大光圈(焦比值小)→ 光线锥角宽 → 弥散圆直径增大 → 允许清晰范围缩小 → 景深变浅
想象镜头是一个“光桶”:
大光圈 :光桶口大,光线像瀑布一样涌入,焦点前后稍有偏离就会导致光线在成像面上发散(模糊);
小光圈 :光桶口小,光线像细流一样进入,焦点前后光线更集中(清晰范围更广)。 - 光圈大小不只是表面的单位时间进光量影响,它也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锥角(光线传播的角度):
-
iso 感光度:
对光敏感度。iso值越高,感光度就越高。但是太高会造成画面噪点增多,密密麻麻的都是杂讯。 -
白平衡与色温:
画面冷暖调控,越高则越冷 越偏青偏蓝,越低则越暖 越偏黄橙红
杂记
- 85mm f/1.8 : 大光圈的焦平面浅,如果人多并且在一个平面,不好对焦时,可以缩小光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