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

记忆深刻的老师及特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当属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对于我的数学老师,他有着极强的学科素养,对于一个问题,总是会尝试举一反三,寻找最优解;另一方面,他看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这道题考的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是到哪一步卡住?他看重的是对思维的训练,而不局限于题目本身。此外,作为班主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也耐心地引导,给予鼓励。大致是采用授人以渔的方法教学,当然在细节处难免会有遗失。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至今仍然受用。对于物理老师,则是极度敬业—强制要求整理错题,每周补充额外习题,上课努力拖堂···在这种严管理下,我们也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定期回顾,总结反思···成绩也有提升。

共同特点

  • 良好的学科素养及教学能力

  • 敬业精神,耐心负责

  • 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能力

    博客总结

    这篇博客主要讲述了师生关系及教学手段。健身教练\学员的关系比喻相对于保姆/婴儿,哥们/哥们等无疑恰当的多,也十分符合我内心的设想——一个有成长的强烈动机和意愿,一个提供经验与合理的指导和良好的氛围。这种双方得益,互相促进的模式显然优于博客中所举反例。至于教学手段,提到了师生投入及改进方法(悬念,竞争,仪式感,让学生带着目的上课·····),负担问题,如何锻炼学生,如何评分等事项。这样学生也能有更大收获。

    期望的师生关系和对老师的期望

    希望能实现博客所讲的教练/学员关系。

    对于期望,希望老师能对公考啊考研啊做一定的指导,帮助我找到后面学习的方向。然后的话,提供一些经验,推进我们学习的过程。然后可以多分享一下那些开阔视野的书籍之类虽然估计看不完

    希望能共同进步啊。

     

     

     

posted @ 2020-10-05 19:03  20201322陈俊池  阅读(1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