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中国教育或可如此变革

  这个题目一写出来,我就在想:肯定又有很多人不看内容就直接喷我什么都不懂,在说胡话。如果你能想到可行方案,国家早就做了,还用等到你说?

  可惜,我就是想说,咋办……

  所以嘛,欢迎讨论,但别喷我。无论你是断章取义,还是毫无逻辑,反正你喷我,我也不回你,你说你多没劲=_=

  对了,多说一句,我这周任务很重,想来这篇文章很难及时回复,但我会抽时间看的,欢迎大家讨论!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现在的教育吧——


观点1:

  大多数人,大学之前,没有得到兴趣和志向,大量的时间用来写作业;大学期间,则被很多讲课不行的老师坑,并没有学到想要的知识。

  我这人说话比较严谨,所以说到这儿,得停下来声明两点:

  1. 我说的自然是我眼中的“大多数学校”,那几个顶尖学校不提。要是全中国那一两个顶尖学校还不能让孩子保持兴趣、不能提供优秀的师资,那也太扯淡了。

  2. 我才大三,虽然对研究生和博士听说过不少,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不提。

对观点1的解释:

  大学之前,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学校课本东西的确很多,但是请问:你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我敢说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我们的老师就没什么见识,自然不可能给我们讲这个社会如何,课本上又不写,我们自然对社会的了解是零。不了解社会,志向就是空中楼阁,自然没有。至于兴趣,大多数老师讲课,如果不要求一定要听讲,是不是很多人压根就不想听?好啦,我也不用多说了,这样的课,学生认真听,算是兴趣使然吗?学生就算学会了知识,能有兴趣吗?

  再说大学,这个可能有些人还抱有幻想。大多数人,就算之前没有兴趣和志向,都大学了,怎么也得考虑未来了。所以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都会什么?OK,恭喜你,成功发现了一个事实:大学之前,自己学的东西真是太少了!于是,你迫切地想从老师那里学到些什么,可惜——很多老师讲课水平根本还不如中学,还对讲课不上心,只关心自己业绩。由于风格不一,我就不多举例了。总之,就靠那几个敬业的好老师,课内根本教不了你多少,恐怕你是别想找到好工作了。


观点2:

  牛人都找到自己的出路了,可普通人却都被坑了。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仔细算算,大量用来养活老师,少量用来培养人才。

对观点2的解释:

  牛人,我们身边总是能看到。这种人,自己头脑清晰,能发现自己应该思考什么,所以几乎都能知道自已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人,是一定可以找到出路的,毕竟中学老师没带你找兴趣和志向,你也可以自己找嘛,多找老师和前辈聊聊也能知道不少;到了大学,学生组织里面有牛人,老师里面也有牛人,多交流请教,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有所成就不是难事。

  可惜,牛人总是少数,普通人脑子并不清楚。大量普通人,中学没想这么多,玩得开心就好了;大学,则是前两年用来愈合高考的伤口,然后玩够了,后两年又不知从何学起。等到知道该怎么学了,也就该毕业了。很多有都有经历,我就不多说了,显然,普通人都被坑了。

  国家大量的投资放在教育上,这个我相信。可仔细想想,养活了这么多不好好讲课的老师,国家的钱花去了大半;剩下的,在学校提供了不错的资源,有心的学生可以加以利用。多说一句,这资源就是指厉害的学长和老师,别的都没啥用。国家初衷想来不错,中国底子差,老师不搞研究更落伍,没法给学生讲课。但结果呢?老师都去搞研究追求前途了,谁来给学生讲课?还是一样的。


  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我们对课程的态度。 


观点3:

  课,必须高质量,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对观点3的解释:

  课程,我们可以这样分类:

  1. 高质量:这种课,会让学生很容易听懂,而且进度绝对不慢。听这样的课,对学生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别不信,这样的课绝对存在,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2. 低质量:这种课,或艰涩难懂,或速度很慢,恐怕就不如第一种好了。

  我们还可以这样分类:

  1. 不为凑学分的选修:这种课,显然只有想听的才会来,不会浪费时间。

  2. 为了凑学分的选修:或许有人喜欢才来,但有些人没什么喜不喜欢,只是来混个分好毕业。

  2. 必修:显然,大量人并没有兴趣,却不得不上,和为了凑学分上的选修一样。

  好了,分类分完了。如果专业课也有选修的,那么最好的课,显然是高质量的、不为凑学分的选修,对吧?那么现在,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课,这种……上过超过三门的,你太幸运了!(我很开心,我也挺幸运的~)可是,大多数人是不是对这种课望穿秋水却可遇不可求呢!

  于是,大多数课,或没用,压根就不想上;或质量不高,上课还不如自己自学;或上课比自学快,但也依旧很慢,让自己和牛人的差距越拉越大。试问,这样的课,还不算误人子弟吗?


  现在,我把矛盾摆出来,咱们来一起清醒清醒。


观点4:

  不大量淘汰老师,人才就必定大量埋没;只有让老师充分竞争,才能培养大量人才!

对观点4的解释:

  相信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量老师,占着坑,却没有能力或不愿意花精力去培养人才。这样,必然让大量人才埋没,只有少量人遇到让我们尊敬的好老师,才能学到真东西。

  如果老师之间有竞争,讲课不好的老师都被淘汰,那么学生都能听到好老师的课,必然可以培养大量人才。


  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好老师就这么少,再充分竞争,不保证生计,敢去当老师的年轻人更少,到时候更没有好老师,学生却铺天盖地赶来,谁还能上到好课呢?

  可其实,前面的都是铺垫,现在才正是我的文章所要提出的:我有一种方法,中国教育或可如此变革!


观点5:

  让老师只贡献教程与书籍,都放到一个平台上,供学生自由选择。

  某课程越让学生觉得对自己有用,贡献它的老师越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大胆淡化甚至抛去学校的观念,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去学什么。

  特别说明,不用抛弃课堂,老师可以在学校讲课,但学生要通过预约来听,而且是自愿来。

对观点5的补充:

  注意,给老师的回报,要国家出,别造成学生的门槛;也一定要足够丰厚,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做一个足够厉害的教学视频或文字教程,就衣食无忧。以此激励老师花大量心血制作很棒的教学视频,培育人才!其实并不难,把国家养老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那些钱都拿出来,想来足够了。

  国家不用担心没有好老师,因为只要对好教程的奖励足够丰厚,就必然可以激励好老师以及各个领域的大牛们来贡献精品教程。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愁没有好教程。

  这样,时间自由、没人要求、又有这么一条光明大道摆在学生面前,就不愁会埋没人才了,至少比现在大量学生浪费生命强!

  老师课讲得真好,也自然会吸引大量人来预约的,这样也不用怕失去面对面教学的好处了。

  多说一句,这样一来,自然没人看重文凭,大家只看重真本事,只有文凭的书呆子也会消失殆尽。

观点5的主要好处:

  保证课程高质量。

  保证学生头脑清醒,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大量造就精英老师和精英学生。

对观点5的解释:

  是不是觉得我这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太不切实际了?

  我想说的只有一句:穷则变、变则通、欲通则不穷。

  非要问的话,我再多说一句:不穷则腐朽,腐朽则穷。中国教育现在很腐朽,得变了。

对观点5的可行性分析:

  1. 首先,最严重的问题,这方案会造成大量老师失业。国家怎么办?

  国家原来养老师的钱,现在转投入养老不好吗?就专养这些曾经为国家贡献了一生,现在由于落伍没有收入的老师们,不好吗?这样,绝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大量学校的行政人员失业,无法养活自己,又当如何?

  同上,反正原来这么多年也养了,不差这一段时间,一起养了呗。

  3. 学生不思进取,怎么办?

  这问题我觉得就是扯淡。学生真的不思进取,你用一些棒槌老师教他们,他们就能思进取了?好老师就是应该给好学的人讲课,富贵无三辈,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在手边都不用,那就活该了。

  4. 这样会不会造成少数好老师对教育市场的垄断?

  这个我觉得是应该的。只要教育水品高,垄断又如何?本该如此。有了好老师,次的就转行呗,只有精英老师聚集,才能教育出精英学生。一帮棒槌,能教出什么人才?

  5. 就算看起来可行,但毕竟变革太大,社会动荡又如何?把变革期的学生坑了咋办?

  这个我就没能力考虑了,我只是个大三学生啊……请国家想办法过渡,想办法解决吧。这些我要都能想明白,我就能治国了。


  当然,这只是个设想,实现自然是苦难重重。

  发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希望能够为中国教育寻一条最好的出路。


  全文完。

posted on 2015-10-27 09:04  IceDream61  阅读(591)  评论(9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