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生命

《史前生命》手记

1地质年代顺序: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

2地质年代时间单位:

  宙、代、纪、世和期;

3地质历史上有3个植被时期:成煤植物时期、苏铁植物时期和有花植物时期,对应着书中的古生代、中生代和第三纪;

4调查植物化石的地理分布有助于复原古代世界的地理景观。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其重要证据是——石炭纪植物化石分布与现今相连大陆上化石的明显反常。

5大多数煤是沼泽森林形成的泥炭残骸。

6如果在新生代的地层中发现了披毛犀或者猛犸象的残骸,那么这里一定出现过类似冻土地带的严寒气候。

 

 

 

7生物种群之间微小的联系可以追溯到极为遥远的时代,大约在25亿年前,就有各种原始的藻菌类活动在原始的海洋中,它们大概就是现今生物的共同祖先。

8太阳及其所属行星在50多亿年前是一个旋转的漩涡天体,它是一团释放着巨大光芒和热力的物质云。走过了漫漫长夜,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凝结,直到大约40亿年前,太阳系的轮廓才初步形成。

9从距今约46亿年前地壳形成时开始,到距今约25亿年前为止,这一段大约21亿年的时间在地质历史上称为“太古时代”。当时地球上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已经形成,但是地壳极薄,岩浆活动频繁而剧烈,火山爆发和地震是布遍世界各处的景观,在当时的大气中氧气极少,海洋中可能有了最原始的生命,如各种单细胞、多细胞的藻和菌类。

10在太古代这段时期内,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游离氧,大气中的氧气因此而增加。当时有一种处于厌氧型的铁细菌繁殖很快,几乎以几何指数的速度进行繁殖。铁细菌在水中经过化学反应,可以分泌出不溶性的铁质和硅质,在体外构成一层比自己大几十倍的“铁质皮鞘”,这些不断繁殖又死去的铁细菌一层一层地沉积起来,就形成了铁矿石。

11生命信息传递的方式从叠印到复制。

12地壳主要由两类岩石组成,玄武岩和花岗岩,一般来说,密度较小的花岗岩漂浮在玄武岩上而形成大陆。

13  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大陆以前是一整块花岗岩,他把这块大花岗岩叫做“联合古大陆”,又叫做泛大陆。联合古大陆的存在一般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据推测,在恐龙充当世界霸主的二叠纪(2.15亿年前),这个联合古大陆还是相当完整的,从现今动植物演化和分布情况分析,这块联合古大陆是在三叠纪(2亿年前)才开始明显破裂的。

14寒武纪是地球生命真正萌发勃兴的时期,菌藻类继续繁盛,在短短的几百万年时间内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也开始出现,这就是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这次事件只涉及小动物,却将植物置之度外。

 

15在寒武纪时期,三叶虫的数量约占当时生物总数的60%,并且在地球上生活了足足3亿年,后来全部灭绝,但是有一支三叶虫进化成了水蝎,体长可以超过2米。

奥陶纪,一种叫做笔石的无脊椎动物首次出现,笔石是奥陶纪、志留纪直到泥盆纪初期的重要海生动物。

16奥陶纪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笔石类和鹦鹉螺类相当繁荣,笔石最早出现在奥陶纪中期,在志留纪达到了鼎盛,石炭纪的到来是它们灭绝的开始,它们最终灭绝于石炭纪中期。

 

 

17中华鲟是硬鳞鱼类中的活化石,全身都覆盖着厚厚的珐琅菱形鳞片。

18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然不足0.25%,却有超多1/4的海洋鱼类靠珊瑚礁生活,人们把珊瑚礁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19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造成了约96%的动物和植物的已知物种灭绝。

20原始的鳄鱼主要是陆生动物,如野猪鳄,更为进步的中鳄则既有水生类型又有陆生类型,有一些中鳄甚至特化为海中生物。现生鳄鱼属于真鳄类,主要是半水生动物,帝王鳄体长达11米到12米,它生活在1.12亿年前的尼日尔大河深处,已知的最大的鳄鱼是生存于美国晚白垩纪的恐鳄,体长可达15米。

 

 

21鳄鱼也有植食性的,很多肉食性鳄鱼也不凶残,如中国的扬子鳄。

22恐龙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蜥臀类和鸟臀类,这两大类的主要不同是它们的腰带结构不同。

23蟑螂延续了3亿年!!!

24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被世界地质学权威认定为彗星撞击所致。

25一颗巨大的彗星,甚至无须击中地球,就能够提供大量的尘埃,只要有一次比较接近地球的运行轨迹,就能够在大气层留下足够的尘埃而招致完全的黑暗;彗星撞击大气层还会给地球带来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以后的几十天时间内逐渐凝集,以雨或雪的方式又降落到地面,那是地球上到处是洪水灾难。有人通过计算得到如果一个兆吨级的彗星以14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地球产生的氮氧化物高达10亿吨,如果一个兆吨级的彗星以40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地球,氮氧化物产量将增加100倍,即1000亿吨。彗星撞击地球肯定会造成臭氧层被破坏,使地球的臭氧层所剩无几。

 

26爬行动物是一切陆栖脊椎动物的真正祖先,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从爬行类进化而来。

27中生代结束于6500万年前,此后的地球历史进入新生代,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我们今天正处在新生代的第四纪。这一时期,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地势的抬高,对欧亚大陆的影响很大,喜欢温暖湿润的植物大量死亡,同时产生了新的类型和种群。

28新生代的最重要标志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动物界,哺乳动物开始崛起,形成陆生动物的主宰,所以新生代又叫做哺乳动物时代。在植物界,被子植物也达到全盛,所以新生代也叫做被子植物时代。

 

29新生代第三纪分为5个世,依时间顺序分别是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30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界最成功的一类。

31在进化的系谱上,老鼠和兔子是近亲,两者都归入啮形超目类,鼠和兔都有一对无根的门牙。

32奇蹄类是有蹄动物中的一个类群,现在的代表除了马之外,还有犀牛和貘,已经灭绝的奇蹄类还包括雷兽和爪兽。

 

 

33现在大多数有蹄类动物都是偶蹄类,大多数偶蹄类动物都是反刍动物。

34始祖象是今天大象的最早祖先,体型和猪一般大,有很厚的上嘴唇,上下颌和第二对门齿稍微长的大一些。始祖象的演变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支是恐象,一支是短颌乳齿象,第三支经过了长颌乳齿象、剑齿象等阶段,最后进化到现代象。

35大熊猫的远古祖先是始熊猫,始熊猫以别的更小动物为食。

36在第三纪的中期和晚期,地球上发生了著名的喜马拉雅运动,它实质上是发生在中生代的阿尔卑斯运动的继续,因为喜马拉雅山由于这次运动最终形成而得名。喜马拉雅运动是地球历史上最年轻也最强烈的造山运动。

 

posted @ 2018-12-26 15:39  HexThinking  阅读(6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