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周一:上课两个小时,阅读《编程之美》一个小时,共3个小时 周四:上机两个小时,阅读《编程之美》一个小时,写“找水王”程序及测试程序三个小时,共6个小时 周六:编写团队项目程序两个小时 总计11个小时 1.从《编程之美》这本书中学习到了很多经典的算法,其中“找水王”程序就是其中的一个,从这些经典的、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22 19:38 鹄立丹香 阅读(14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上了大学以后,自从学习了计算机,我掌握来了多门语言,从一开始学的C、C++、Java到后来学的C#、汇编等,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语法特点,每次学习新的语言时,总想把它全部的语法都弄完,这样会觉得编程更加得心应手,但是事实是我们需要花费很长世间才能真正的把一门语言弄的透彻。有的人学深一门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21 13:33 鹄立丹香 阅读(1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题目: 三人行设计了一个灌水论坛。信息学院的学生都喜欢在上面交流灌水,传说在论坛上有一个“水王”,他不但喜欢发帖,还会回复其他ID发的每个帖子。坊间风闻该“水王”发帖数目超过了帖子数目的一半。如果你有一张当前论坛的帖子(包括回帖)列表,其中帖子的作者的ID也在其中,你能快速的找到这个传说中的水王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19 21:06 鹄立丹香 阅读(16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周一:上课两个小时,编写程序1个小时,共三个小时 周四:上机两个小时,编写程序一个小时,共三个小时 周五:写测试小软件,共3个小时 周六:阅读构建之法,1个小时 周日:阅读构建之法两个小时,撰写博客3个小时,共5个小时 共计15个小时 1.从软件工程课堂上了解到了软件测试的含义以及重要重要意义,通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15 19:59 鹄立丹香 阅读(1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编程的精义 这是我阅读《大道至简》的第一篇读书笔记,一想起要写这篇读书笔记,心中还不免有些小小的激动。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原以为这本书会讲述一些如何编程的思想技巧或者方法之类的,但是看到这本书的目录以后我就知道我错了,特别是在看了第一篇文章“编程的精义”以后,这种思想上触动更深了。隧怀着一种激动的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10 22:44 鹄立丹香 阅读(17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周四:上机两个小时。 周五:进行程序的后续开发两个小时 周日:查看、撰写博客半个小时 共计4.5个小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08 17:08 鹄立丹香 阅读(9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生活中的团队与软件工程中的团队 这个学期过了一半了,我们即将迎来我们的团队项目,心中充满着激动与忐忑。激动是因为我们可以大干一场了,过了这个学期可能我们就要走上岗位的战场了,忐忑则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否融入一个团队,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能否默契的配合。再加上老师说每个团队中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03 20:23 鹄立丹香 阅读(157) 评论(2) 推荐(0)
摘要: 周一:上课两个小时,进行团队项目冲刺第八次会议15min,撰写个人博客15min,编写程序4个小时,共6.5个小时; 周二:进行团队项目冲抵第九次会议15min,撰写个人博客15min,编写程序6个小时,共6.5个小时; 周三:进行团队项目冲刺第十次会议15min,撰写个人博客15min,编写程序7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5-01 18:16 鹄立丹香 阅读(14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单元测试对代码质量的影响 1.(过去的做法) 记得大一大二写程序的时候,从来都不写单元测试,现在去分析当时的心理,可能出于三个原因。第一,当时写代码的水平非常low,当然现在也挺low的,不过现在是大三了,更何况在上《软件工程》,编写代码的水平较以前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大一大二的时候,可能当时老师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29 18:17 鹄立丹香 阅读(15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一次的冲刺阶段让我过了一把PM的瘾,第一阶段的冲刺完成以后第一感觉就是PM不好当,在大学里做个课程设计当个PM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我明白,当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以后,面临的情况会比学校的情况的复杂很多,因为那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用户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凝聚起性格不同的队员成为一个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28 23:37 鹄立丹香 阅读(565)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