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案例(2012年上答案)

一:

问题一:项目原计划工期是(1)天,如不采取措施,项目最后完工的工期是(2)天,这是因为(3)、(4)等活动的工期变化,导致了关键路径的变化,如果想尽量按照原来的预期完成工作,而使增加成本最少,最常见采用的措施是(5)。

问题二:分析案例中发生问题 的可能原因。

问题三:结合案例,说明王工应该如何实施进度控制?采用的工具和技术有哪些?

问题一:     (1)167       、  (2)  174    、(3)  综合布线      、(4)设备安装   、(5)快速跟进  

问题二:答案解析:缺乏绩效报告系统,没有统一的绩效报告;缺乏变更控制系统;缺乏进度控制

(1)项目的需求出现变更,从案例的描述来看,该项目并没有建立规范、严格的变更控制系统,导致工期延误。

(2)项目初期缺乏对技术解决方案的充分论证,导致由于新技术的采纳带来的工期的延误。

(3)在项目进行中缺乏有效的绩效报告系统,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项目进度的问题。

(4)对项目进行中可能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未能提前进行识别和管理,导致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5)缺乏对项目进度的控制,当活动的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出现偏差时应及时比较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问题三:案例解析:实施进度控制:建立项目组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绩效报告流程;变更管理体系,变更控制流程,建立CCB;采取赶工、快速跟进等措施。

进度控制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1)进度报告(2)进度变更控制系统(3)绩效审查(4)项目管理软件(5)偏差分析(6)进度比较横道图

根据案例描述,本项目已经制定了进度计划,并已开始,网工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措施控制进度:

(1)建立项目组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执行规范的绩效报告流程。

(2)建立变更管理体系,成立CCB,执行规范的变更流程。

(3)对正在进行的工期延迟活动进行赶工,并快速跟进其后续活动,采取缩短工期的措施。

对进度进行控制的工具和技术主要有进展报告;进度变更控制系统;绩效测量;项目管理软件;偏差分析;进度比较甘特图。

 二、

问题一:请计算该项目自模块开发起至模块测试全部结束的计划工期。

问题二:详细设计完成后,项目组用了11天才进入阶段评审。在阶段评审中发现:模块1开发已完成,测试尚未开始;模块2的开发和测试均已完成,修复工作尚未开始,模块2的实际工作量比计划多用了3人*天;

①请计算自详细设计完成至阶段评审期间模块1的PV、EV、AC,并评价其进度和成本绩效。

②请计算自详细设计完成至阶段评审期间模块2的PV、EV、AC,并评价其进度和成本绩效。

问题三:①如果阶段评审未给出任何调整措施,项目任然按当前状况进行,请预测从阶段评审结束到软件集成开始这一期间模块1、模块2的ETC(完工尚需成本)(给出公式并计算结果)

②如果阶段评审后采取了有效措施,项目仍然按计划进行,请预测从阶段评审结束到软件集成开始这一期间模块1、模块2的ETC(完工尚需成本)(给出公式并计算结果)

问题四:请结合软件开发和测试的一般过程,指出项目经理制定的网络计划和人力成本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模块1:开发时间为6天;测试时间为3天;修复时间为1天;测试时间为2天;总计12天。

模块2:开发时间8天;测试时间3天;修复时间1天;测试时间2天;总计时间14天

最长路径为关键路径,因此自模块开发起至模块测试全部结束的计划工期是14天。

问题二:

解析:

  PV是计划值:是计划在规定时间点之前在活动上花费的成本的总价值

  AC是实际成本: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内工作实际发生的成本总额

  EV是挣值:规定时间内是实际完成工作的计划价值

①自详细设计完成至评审期间模块1的PV、EV、AC计算如下:模块1开发计划48人天,模块测试3人天,因此计划花费值PV=(48+3)X1000=51000元。实际是8人用11天只是完成了模块1的开发活动,因此挣值EV=48X1000=48000元,实际花费AC=11*8*1000=88000元

进度落后,成本超支

②自详细设计至阶段评审期间模块2的PV、EV、AC计算如下:模块2的开发计划80人天,模块2的测试3人天,因此PV=(80+3)*1000=83000元;EV=(80+3)*1000=83000元;AC=83000+3*1000=86000元

进度符合计划,成本超支

问题三:(BAC在这一阶段为总的PV)

①典型偏差:

模块1:ETC=(BAC-EV)/CPI=(48+3+8+2-48)*1000/(48000/88000)=13000*(48000/88000)=13000*11/6=23833元

模块2:ETC=(BAC-EV)/CPI=(80+3+10+2-83)*1000/(83000/86000)=12000*86/83=12433元

②非典型偏差:

模块1:ETC=(BAC-EV)=(61-48)*1000=13000元

模块2:ETC=(BAC-EV)=(95-83)*1000=12000元

问题四:

(1)网络计划图中缺少系统测试、试运行和验收活动。

(2)集成测试应该安装调式之前。

(3)评审时间应计入项目组的时间和成本预算。

(4)模块2的开发工作量明显多于模块1,其测试工作量一般也应大于模块1,但是本题是相同。

三、

问题一:

结合本案例,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请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选项填写“√”,错误选项填写“×”)

(1)技术方案调整属于设计变更,应由建设方和承建方和承建方技术负责人最终审批(×

(2)张某编制的WBS字典不符合项目管理文件规范(

(3)甲、乙双方可对所签订的合同的效力约定生效和解除条件(

(4)对于单价建设合同,建设方案的调整不涉及合同变更(×

(5)签订监理合同后,建设方不能再提出技术指标变更要求,应由监理方提出(×

问题二:请指出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调整可能可涉及哪些类型的项目变更。

(1)范围变更(2)进度变更(3)成本变更(4)质量变更(5)合同变更(6)整体变更

问题三:请简要分析案例中技术方案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正建议。

答案解析:

(1)建设方技术总监提出的变更要求不是书面的、正式的变更请求。

(2)未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和变更控制流程。 

(3)监理方应介入变更控制。

(4)未对技术方案的变更进行变更影响评估。

(5)在技术方案变更和实施之前进行合同变更。

改正建议:

(1)建设方案应就技术指标的调整提出正式的书面变更申请。

(2)变更控制委员会由监理、建设方个承建方案共同组成。

(3)监理方首先对变更申请提出处理意见。

(4)在审批新技术方案前应评估该方案对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影响。

(5)在实施新技术方案前应先按照变更流程对合同执行变更。

关于本题具体回答如下:

问题如下:

(1)建设方技术总监仅是乙公司的项目经理张某沟通提出技术变更,所提出的变更要求不是书面的、正式的变更请求。

(2)未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和变更控制流程。

(3)监理方没有介入变更控制,导致丙公司最后不予验收。

(4)未对技术方案的方案的变更影响评估,如项目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变更。

(5)在技术方案变更和实施之前未进行合同变更。

建议:

(1)建设方应就技术指标的 调整提出正式的书面变更申请。

(2)变更控制委员会应由监理、建设方和承建方共同组成。

(3)监理方首先对变更申请提出处理意见。

(4)在审批新技术方案前应评估该方案对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影响。

(5)在实施新技术方案前应先按照变更流程对合同执行变更。

posted @ 2020-12-28 17:40  叶轩  阅读(1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