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谈到对数据库的操作,powerbuilder 的嵌入式SQL还是最方便的,增、删、改、查都无比的方便,可惜它落败于BS架构的盛起。java 以mvc的框架,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写起来是相当麻烦,java开发的工资高,也在于此吧。 从mybatis到tkbatis,都在力图简化持久层框架,到目前为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6-09 21:45 弗然 阅读(18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JIRA 恢复数据时报错 ,关键词是找不到 AO_187CCC_SIDEBAR_LINK。 经网上查为 mysql connect jar 包 的版本过高所致。 降低版本后,成功导入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15 10:07 弗然 阅读(40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一个比较正规的最小规模团队,通常负责一个中小型项目,或者某个大中型项目中的某个子系统,应包含如下几个组,分别为:管理&设计组,开发组,文档&测试组,环境&保障组。 管理&设计组负责进度管理和系统设计工作;开发组负责代码实现;文档&测试组负责团队的大部分文档生成及测试工作;环境&保障组负责软硬件环境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2-25 22:06 弗然 阅读(335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终于读完全篇,其不亦乐乎。【271】“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和其光,同其尘。【278】“學問功夫,於一切聲利、嗜好俱能脫落殆盡,尚有一種生死念頭毫髮掛帶,便於全體有未融釋處。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於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知命之學。”生死二字,易写难融释,顺乎命也。【281】“誠是實理,只是一箇良知。實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動處就是幾。誠神幾曰聖人。聖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聖人有所不免,聖人只是知幾,遇變而通耳。良知無前後,只知得見在的幾,便是一了百了。若有箇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趨避利害的意。邵子必於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30 15:02 弗然 阅读(34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传习录》共为三卷,上卷录徐爱、陆澄,薛侃所记录先生言,中卷为先生书信及制定的训蒙规约,下卷为阳明弟子陈九川、黄直、黄修易、黄省曾、钱德洪等人所录先生言。至此,上、中卷已读毕,下卷有201至341,凡141段,其述不离上、中卷所述本旨。只检取若干,稍加阐述。【218】“有一屬官,因久聽講先生之學,曰:「此學甚好,只是簿書訟獄繁難,不得為學。」先生聞之,曰:「我何嘗教爾離了簿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纔是真格物。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起箇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箇喜心。不可惡其囑託,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請求,屈意從之;不可因自己事務煩冗,隨意苟且斷之;不可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30 10:57 弗然 阅读(4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86】“今卻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懸空守著一箇「勿忘勿助」,此正如燒鍋煮飯,鍋內不曾漬水下米,而乃專去添柴放火,不知畢竟煮出箇甚麼物來!”‘勿忘勿助’只是个手段,如无诚意在那明月上下功夫,也是枉然。【187】“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實去致良知,便是「誠意」;著實致其良知,而無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著實致良知,則自無忘之病;無一毫意必固我,則自無助之病。”如路上行车,遇各种情况,皆能明心不昧,恰当处置。而随时就事就是磨砺,就是致良知。着实乃从里到外,皆如一体,需从真实处下功夫,非为人前功夫。【188】“蓋良知只是一箇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箇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9 16:07 弗然 阅读(25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阳明先生答聂文蔚这封信,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可堪一读。春闲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 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9 14:40 弗然 阅读(33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答欧阳崇一书信【168】“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说良知不因见闻多而多,也不因见闻少而少,见闻辨别是良知之用,致良知是让心明不灭。阳明并不让人摒喧守静,而是只要片刻不忘心明,则待事接物亦是磨砺。【170】“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而凡「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顺其自然,守其明,应其事,矢志不忘,则虽筋骨劳,体肤饿,有其获也。【171】“是故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常覺、常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8 16:16 弗然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46】“聖人氣象自是聖人的,我從何處識認?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體認,如以無星之稱而權輕重,未開之鏡而照妍媸,真所謂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聖人氣象何由認得?自己良知原與聖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圣人亦是因心明而圣,良知明白,常人也可将事做得恰当。【150】“孟子性善,是從本原上說。然性善之端,須在氣上始見得,若無氣亦無可見矣。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即是氣。”以气喻心之动。【153】“「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氣言。理者,氣之條理;氣者,理之運用。無條理則不能運用;無運用則亦無以見其所謂條理者矣。精則精,精則明,精則一,精則神,精則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8 11:13 弗然 阅读(25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30】“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讲时照明心,不可片离,有须臾离刻,便执着于妄念,迷于其中而不觉,自有那贪、嗔、痴尽情显现。【142】“蓋其心學純明,而有以全其萬物一體之仁,故其精神流貫,志氣通達,而無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間。譬之一人之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以濟一身之用,目不恥其無聰,而耳之所涉,目必營焉;足不恥其無執,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蓋其元氣充周,血脈條暢,是以痒痾呼吸,感觸神應,有不言而喻之妙。此聖人之學所以至易至簡,易知易從,學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復心體之同然,而知識技能非所與論也。”单‘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痾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4 15:56 弗然 阅读(287)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