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教程》笔记5
幺模格
如果一个秩为n的自由阿贝尔群\(E\)上定义了一个对称的双线性形式\((x, y) \to x.y\),则称\(E\)为格。格中任意元素\(a\in E\)的范数定义为\(a.a\)。如果我们把\(E\)看作\(\mathbb{Z}\)上的模,那么范数就是\(E\)上的二次型。如果\(E\)中任何元素的范数都是偶数,则称\(E\)是偶的,否则就称\(E\)是奇的。
类似于二次型,我们也可以用矩阵\(A_{ij} = e_i.e_j\)表示格,矩阵表示的行列式称为格的行列式d(E)。一个行列式为\(\pm 1\)的格称为幺模格。此外,对于两个格\(E, E'\),我们可以定义直和:
这个直和与二次型的直和是一致,有别于格的张量积\(E \otimes E'\)。
不变量
格中的一个元素\(u\in E\)如果满足\(u.x = x.x(\mod 2)\)对所有\(x\in E\)都成立,那么称\(u\)为正则元。幺模格中总是存在正则元:我们考虑\(\bar{E} = E/2E\)是\(\mathbb{F}_2\)上秩为\(r(E)\)的线性空间,它的对偶空间是\(\bar{E}^*\)。\(x.y\)是非退化的二次型(因为\(d(\bar{E}) = 1\)),因此\(f: v \to (x \to x.v)\)是\(\bar{E} \to \bar{E}^*\)的同构。而\(Q(\bar{x}) = x.x\)是线性映射,这是因为
也即\(Q\in \bar{E}^*\)。根据同构存在\(f(u) = Q\)。
正则元不一定唯一,任意两个正则元\(u, v\)满足\(\bar{u}.\bar{x} - \bar{v}.\bar{x} = (\bar{u}-\bar{v}).\bar{x} = 0\)说明\(\bar{u} = \bar{v}\)。然后,我们通过\((u+2x).(u+2x) = u.u + 4(u.x + x.x) = u.u (\mod 8)\)发现\(u.u( \mod 8)\)是唯一的。我们定义
称其为\(\sigma\)不变量。
格是一个\(\mathbb{Z}\)模,我们可以通过把格嵌入我们熟悉的空间中构造不变量。例如,通过\(V = E \otimes \mathbb{R}\)把\(E\)嵌入到\(\mathbb{R}\)向量空间中,我们就可以称\(V\)的指数为\(E\)的指数\(\tau(E)\)。如果\(r(E) = \tau(E)\),就称\(E\)是正定的;如果\(r(E) = -\tau(E)\),就称\(E\)是负定的;否则就称\(E\)是不定。如果\(E\)是幺模格,我们很容易找出秩、行列式和指数的关系:
再比如,通过\(V_p = E \otimes \mathbb{Q}_p\)把\(E\)嵌入\(\mathbb{Q}_p\)中,我们可以定义\(\epsilon_p\)不变量\(\epsilon_p(E) = \epsilon_p(V_p)\)。如果\(E\)是幺模格,我们也可以找出秩、行列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幺模格\(E\),我们可以证明性质
这条性质也告诉我们,偶的幺模格指数为\(0\)。
例子与分类
我们先来看3个简单的幺模格:
其中,\(I_+, I_-\)是\(\mathbb{Z}\)上的幺模格,\(U\)是\(\mathbb{Z}^2\)上的幺模格。它们的不变量如下:
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复杂的幺模格
设\(e_1, \dots, e_8\)是\(\mathbb{Q}_8\)的基,则\(\Gamma_8\)的一组基为
容易验证任意两个基的内积是整数,因此\(\Gamma_8\)是格。通过这组基,我们计算\(\Gamma_8\)的不变量
因此,\(\Gamma_8\)是偶的正定幺模格。由于\(\Gamma_8\)恰巧是单李群\(E_8\)的根系,因此也被称为\(E_8\)格。
不定幺模格都由这4种幺模格的直和构成。奇的不定幺模格\(E_{odd} \cong sI_+ \oplus tI_-\)(s个\(I_+\)与t个\(I_-\)的直和),偶的不定幺模格\(E_{even} \cong pU \oplus q\Gamma_8\)。显然,如果秩、指数、奇偶性确定,不定幺模格在同构意义下是唯一的。
对于正定(负定)的幺模格,情况就复杂多了。我们可以使用Smith–Minkowski–Siegel公式推算秩为n的正定(负定)幺模格的结构,但由于太过复杂,这项工作仅在\(n \leq 25\)完成。
K群
我们知道直和在同构意义下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考虑可加范畴\(\mathcal{S}\),则\((\mathcal{S}, \oplus)\)构成一个交换的幺半群。我们可以进一步构造交换群\(K(\mathcal{S})\):\(K(\mathcal{S})\)中由\(\mathcal{S}\)中对象的“差”\((E, F)\)构成,\((E, F) = (E', F')\)当且仅当存在\(G\in \mathcal{S}\)满足
这样一来,\(K(\mathcal{S})\)中的每个元素都有逆元\(-(E, F) = (F, E)\)。这样构造的交换群\(K(\mathcal{S})\)称为格罗滕迪克K群。
对于一个从可加范畴到交换群的函子\(f: \mathcal{S} \to A\)总有
那么我们可以将\(f\)推广成群同态\(K(\mathcal{S})\to A\),即对于\(x = (E, F) \in K(\mathcal{S})\)
与\(E, F\)的选取无关。
幺模格的K群是以\(I_+, I_-\)为基的自由阿贝尔群,幺模格的不变量\(r: \mathcal{S} \to \mathbb{Z}\),\(\tau:\mathcal{S} \to \mathbb{Z}\),\(\sigma:\mathcal{S} \to \mathbb{Z}/8\mathbb{Z}\),\(d:\mathcal{S} \to \mathbb{Z}/2\mathbb{Z}\)都是可加函子,因为
所以它们也都是自由阿贝尔群\((I_+, I_-)\)上的群同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