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错误码和返回机制

与此同时啊,建议不要试图创建自己的错误码和返回错误机制。

很多时候呢,我们觉得提供更多的自定义的错误码有助于传递信息,但其实,如果只是传递信息的话,错误信息字段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对于客户端来说,很难关注到那么多错误的细节,这样的设计只会让API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难于理解。

因此,我的建议是遵守Restful API的规范,使用HTTP规范的错误码。例如,我们用200表示请求成功,用400表示错误的请求,而500则表示服务器内部的错误。

当Restful API接口出现非200的HTTP错误码响应时,可以采用全局的异常结构响应信息。

返回体结构

这里列出了最为常用的几个字段,讲一下它们各自表示的含义。

  • 其中code字段用来表示某类错误的错误码,例如前面介绍的无效请求、缺少参数、未授权资源、未找到资源、已存在的错误。

  • 而message字段用来表示错误的摘要信息,它的作用是让开发人员能快速识别错误。

  • server_time字段,用来记录发送错误时的服务器时间,他可以明确的告诉开发人员发生错误时的具体时间,便于在日志系统中根据时间范围来快速定位错误信息。

此外,不常用字段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有不同的响应。

如果是单条数据,则返回一个对象的json字符串;如果是列表数据,则返回一个封装的结构体,其中涵盖count字段和item字段。

count字段表示返回数据的总数据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口没有分页的需求,尽量不要返回这个count字段,因为查询总数据量是耗性能的操作。

此外,item字段表示返回数据列表,他是一个json字符串的数组。

简单性

简单性的主要宗旨是遵守最少的知识原则。

怎么来理解呢?其实就是客户端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服务的API接口,以及这些API接口的调用细节,比如设计模式的外观模式和中介者模式都是它的应用案例。

如图所示,外观接口将多个服务进行业务封装与整合,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API调用给客户端使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呢?就在于客户端只需要调用这个外观接口就行了,省去了一些繁杂的步骤。

posted @ 2023-06-26 14:16  今晚再打老虎  阅读(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