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平面图判定 I
Planar Graph
如果一个图 \(G=(V,E)\) 可以被画在一个欧几里得平面上并且边不交叉(端点不算),那么 \(G\) 就是可平面图的(\(\text{planar}\)),平面图有一些奇妙的性质,不过本文重点关注如何判断一个图是否是可平面图。
\(\#\) 可平面图(\(\text{planar graph}\))和平面图(\(\text{plane graph}\))是不同的,后者需要绑定具体的嵌入(\(\text{embed}\))方法。
Koratowski's Theorem
Euler's Formula
\(\chi=V-E+F\) 是拓扑不变量。
其中 \(V\) 是点数,\(E\) 是边数,\(F\) 是面数(面就是一些不交的边构成的极小封闭图)。
看不懂没关系,这里只需要证明对于欧几里得平面上的连通可平面图,有 \(\chi=2\) 就好了。(更多不必要的数学内容可以看这里)
只有一个点的时候,整个平面是一个面,有 \(V=1,F=1\),此时 \(\chi=2\)。
然后我们考虑归纳,假设 \(V=k\) 时,\(\chi\equiv2\),试着证明 \(V=k+1\) 时,\(\chi\equiv2\)。
然后注意到新加一个点 \(x\),其至少有一个邻居 \(y\)(否则不连通),此时贡献是 \(0\),然后假设 \(x\) 还有 \(l\) 个邻居 \(z_1,z_2\ldots z_l\),因为是 \(\text{planar graph}\),\(x-y-z_i\) 恰好描述了 \(l\) 个新的面,而增加了 \(x-z_i\) 这样 \(l\) 条边,贡献还是 \(0\),于是 \(V=k+1\) 的时候,还是有 \(\chi=2\)。
逆否命题也是真的,即 \(\chi(G)\neq2\Rightarrow G \text{ is not planarable}\)。
于是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到一个约束,对于可平面图,满足 \(|E|\le 3|V|-6\)。
非平面图的例子
\(K_5\) 不是可平面图。
\(K_5\) 就是阶为 \(5\) 的完全图。
计算 \(\chi(K_5)\),有 \(V=5,E=\binom{5}{2}=10,F=1+\binom{5}{3}=11\),于是 \(\chi(K_5)=6\),可以知道 \(K_5\) 不是可平面图。
\(K_{3,3}\) 不是可平面图。
\(K_{3,3}\) 是完全二分图。证法和上面差不多,考虑 \(V=6,E=3\times 3=9\),如果 \(K_{3,3}\) 是可平面图的,那么应该有 \(V-E+F=2\),得到 \(F=5\)。
用 \(f_i\) 表示第 \(i\) 个面,用 \(e(f_i)\) 表示这个面的边数。显然,平面图中,每条边恰好属于两个不同的面,于是 \(\sum\limits_{i=1}^Fe(f_i)=2E\),由此可以得到每个面的平均边数 \(\overline{e}(f)=\frac{18}{5}<4\)。而 \(K_{3,3}\) 是二分图,没有奇环,偶环的长度至少为 \(4\),又知道一个面一定是环,矛盾。
Koratowski's Theorem
\(G\) 不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 \(G\) 的一个子图同胚于 \(K_5\) 或 \(K_{3,3}\)。
图的同胚是指,在一条边上插入一个顶点,或把一个度数恰好为 \(2\) 的顶点删去,然后连接其原本的邻居,通过这样的若干次操作可以变得同构。
必要性是显然的,我们只需要证明充分性。
Preparation
不连通的图可平面显然等价于其各个连通块都可平面,所以可以不失一般性地,假设 \(G\) 连通。下面考虑反证法。
因为树显然是可平面的,所以不可平面图一定是添加了某条边后变得不可平面的,于是我们可以选取一个极小的不含 \(K_5\) 或 \(K_{3,3}\) 同胚子图的不可平面图 \(G\),这里的极小是说,\(G\) 的所有子图要么是平面图,要么含有 \(K_5\) 或 \(K_{3,3}\) 同胚子图(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点度数恰好为 \(2\),那么通过同胚操作可以删去这个点,不难想到这不会影响可平面性。
如果一个点度数恰好为 \(1\),那么我们直接删去这个点,显然得到的新图还是不可平面的。
如果 \(G\) 中有一条割边,那么 \(G\) 至少可以被分成两个边双,其中至少一个是不可平面的,我们分别讨论即可。类似地,可以说明 \(G\) 中没有割点。
于是,不失一般性,可以设 \(\forall v\in V,d(v)\ge 3\),且 \(G\) 中没有割点和割边(也就是 是 \(2-\)连通且 \(2-\)边连通的)。
3-connection
接下来,我们加强结论,试着说明 \(G\) 是 \(3-\)连通的。
考虑反证法,假设 \(G\) 有一个点割集为 \(\{x,y\}\)。
接着我们考虑一个被称为 \(\text{lobe}\) 的结构,具体一点,\(S\subseteq V\),一个 \(S-\text{lobe}\) 是 \(S\) 和 \(G\setminus S\) 中任意一个连通块的并。\(\text{naive}\) 一点地说,就是删去这个割集 \(\{x,y\}\) 后,我们选择一个被割断的连通块和 \(\{x,y\}\) 拼成一个类似点三的东西。
现在考虑所有的 \(\text{lobe}\),记为 \(G_1,G_2\ldots G_m\)。因为 \(\{x,y\}\) 是点割集,所以 \(m\ge 2\),这导出 \(|G_i|<|G|\)。因为 \(G\) 是极小的不含 \(K_5\) 或 \(K_{3,3}\) 同胚子图的不可平面,有两种情况。
- \(G_i\) 是可平面图;
- \(G_i\) 含有 \(K_5\) 或 \(K_{3,3}\) 的同胚子图。
若所有 \(G_i\) 都是可平面图,对于只和 \(x,y\) 连接的连通块,可以用任意小的空间将其画下,然后保证别的边都在其之外;对于同时连接 \(x,y\) 的连通块,将其依次平面化,然后把和 \(x,y\) 连接的边画到外面,大概是下图的情况

于是可以导出 \(G\) 是可平面图,矛盾。
若 \(G_i\) 含有 \(K_5\) 或 \(K_{3,3}\) 的同胚子图,若 \(x-y\in E\),那么 \(G\) 也含有一个这样的同胚子图,矛盾。若 \(x-y\not\in E\),那么根据连通性,存在一条 \(G_i\) 中的简单路径 \(p:x\to y\),此时,把这条路径缩为一条边(其实按照定义是给 \(K_{3,3}\) 或 \(K_5\) 中加点),可以得出 \(G\) 还是含有一个这样的同胚子图,矛盾。
综上,\(G\) 不存在大小为 \(2\) 的点割集,也就是 \(G\) 是 \(3-\)连通的。
Proof
现在选取一个极小的不含 \(K_5\) 或 \(K_{3,3}\) 同胚子图的不可平面图 \(G\),也就是对于其中任意一条边 \(e=u-v\),根据 \(G-e\) 都会是平面图(如果有这样的边,我们就贪心地删,最后一定可以得到极小的不可平面图)。
同时,因为 \(G\) 是 \(3-\)连通的,\(G-e\) 至少是 \(2-\)连通的。于是在 \(G-e\) 中,\(u,v\) 在一个环 \(C\) 上。因为 \(G-e\) 是可平面图,所以可以被划分成若干不交的面,一些面被放在 \(C\) 内部,一些在外部,这样的放法显然是不唯一的,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把不同的放法视为本质不同的,然后选择一个在 \(C\) 内部的面最多的放法(从所有可能的 \(C\) 和放法中)。
假设 \(C:v_0-v_1-v_2-\cdots-v_k-v_0,v_0=v_k=u,v_{l}=v\),其中 \(0<l<k\)。
Lemma 1
断言不存在 \(v_i\to v_j\) 的路径在 \(C\) 外,对于 \(0\le i<j\le l\lor l\le i<j\le k\),否则 \(v_i-v_{i+1}-\cdots-v_j\to v_i\) 是一个在 \(C\) 外的面,此时 \(v_0\to v_i\to v_j\to v_k\) 可以比 \(C\) 额外多包含这个面。
然后,\(C\) 外一定存在路径,否则可以把 \(u-v\) 连接在 \(C\) 外,保证依然是平面图,于是这只能是 \(v_i\to v_j\) 的路径,满足 \(0<i<l<j<k\)。
如图

我们说明了一定不存在蓝色的路径,而一定存在红色的路径。
Lemma 2
然后对于 \(v_i\to v_j\) 路径(图中红色路径)上的一个点 \(x\),可以是端点,不存在一个 \(y\) 在 \(v_i\to v_j\to v\to v_i\) 面(图中红色和 \(v\) 所在黑色部分构成的面)外部有 \(x\to y\) 的路径(见下图蓝色),否则会有一个包含更多内部面的环 \(C^\prime\)(见下图绿色)。

为了我画图方便,下面把 \(v_i,v_j\) 依次记为 \(x,y\)。
Solution
现在我们知道加入 \(u-v\) 这条边之后图就不可平面了,也就是我们不能在 \(C\) 内部把 \(u-v\) 连起来(外面显然已经不行了),也就是下图蓝边一定会和一条已经有的边交叉。

现在我们考虑这条交叉的边,假设其端点是 \(s,t\)(可以和已有点重合),记 \(C_x:u\to x\to v-u\),也就是上半环和蓝边构成的环(类似地,下半环记为 \(C_y\))。
根据 \(\text{Lemma }1\),不可能有 \(s,t\in p_x\) 或 \(s,t\in p_y\)。
然后下图的情况是不行的

因为我们可以把紫色边放到外面去且不破坏可平面性。
此时一个 \(\text{naive}\) 的构造就是图中绿边

此时我们观察 \(u,v,s,t,x,y\) 构成的子图(路径视为边),把其分成 \(\{v,y,s\}\) 和 \(\{u,x,t\}\) 两部分,不难发现其与 \(K_{3,3}\) 同胚。
然后可以想到,\(s,t\) 不一定要在环 \(C\) 上,而是可以在已经有的边上。根据 \(\text{Lemma }2\),这里已经有的边是不包括 \(x\to y\) 的(图中红边)。
不失一般性,先讨论有一个点在环上的情形,此时设 \(s\in C,t\not\in C\) 的情形。
根据对称性,可以设 \(s\in u\to x\),因为首先 \(C_x\) 和 \(C_y\) 是对称的,我们可以把 \(s\) 放到 \(C_x\) 上,然后红边其实可以从右边穿过,也可以从左边穿过,所以 \(u\to x\) 和 \(v\to x\) 也是对称的。并且显然的,\(s\ne u\land s\ne v\)。
首先,我们看 \(s\ne x\) 的情况。
这个时候 \(t\) 是在 \(C\) 内部的,而 \(t\) 如果移动到 \(C_x\) 内部,\(s-t\) 和 \(u-v\) 就不交叉了,这说明还有一条边约束 \(t\) 必须在 \(C_y\) 内部。这条“约束边”无非就 \(5\) 种情况,如下图中紫色边:

直接描述太抽象了,我们设 \(e_1:t-u\),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一圈依次是 \(e_2,e_3,e_4,e_5\)。其中 \(e_3:t-y,e_5:t-v\),\(e_2\) 在 \(e_1,e_3\) 之间,\(e_4\) 在 \(e_3,e_5\) 之间。
这里我们没有约束 \(e_2,e_4\) 是具体的某条边,所以其实可能有多条这样的边。
然后我们说过,\(G\) 是 \(3-\)连通的,于是 \(t\) 必须有 \(3\) 条到 \(C\) 的路径。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让其中两条属于 \(e_i,i\in\{1,2,3,4,5\}\),否则在 \(C_y\) 中有一条路径,在 \(C_x\) 中有两条路径,这时根据对称性,我们把 \(s-t\) 视为在 \(C_y\) 中的那条。
然后有 \(e_2\) 或者 \(e_4\) 的话,我们把其到 \(u/y/v\) 视为一条路径是同胚的(通过加边),如果 \(e_2,e_4\) 有两条,那么保证这个转化没有交叉即可。然后这个转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不要转化出 \(u-t-v\) 的路径就好。本质上就只有 \(e_1,e_3\) 和 \(e_3,e_5\) 两种情况。
也就是下图中的两种

左图中 \(\{v,x,t\}\) 和 \(\{u,y,s\}\) 构成一个和 \(K_{3,3}\) 同胚的子图,右图中 \(\{u,x,t\}\) 和 \(\{v,y,s\}\) 构成一个和 \(K_{3,3}\) 同胚的子图。
接着考虑 \(s=x\) 的情况。
和上面的规约一样,如果 \(t\) 和 \(u\to y\to v\) 上不同于 \(y\) 的一点连接,于 \(t\) 和 \(y\) 连接本质相同。而此时还需要和 \(t-u\) 和 \(t-v\) 路径本质一样的两条路径,否则像图中 \(t,T\) 一样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一定有和下面同胚的子图(注意图中紫色边都是转化过的)

这时可以发现 \(\{u,v,s,t,y\}\) 构成的子图和 \(K_5\) 同胚。
最后,我们考虑 \(s,t\) 都不在 \(C\) 上的情形。有上面的铺垫,我们容易想到我们需要额外的边约束 \(s,t\) 一个在 \(C_x\) 内,一个在 \(C_y\) 内。
以 \(C_x\) 为例,那就是 \(s-u,s-x\) 或者 \(s-v,s-x\) 需要同时存在(注意还要保持 \(3-\)连通,这里的边也都是路径转化而来的)
然后注意到两者不能被同一侧的 \(u/v\) 约束,否则会出现下图的情况,还是可平面的

所以只能是一个被 \(u\) 约束,一个被 \(v\) 约束,也就是下图的情况

此时我们删除 \(u-x\) 和 \(v-y\),得到的子图是和 \(K_{3,3}\) 同胚的(\(\{s,v,y\}\) 一组,\(\{t,u,x\}\) 一组)。
综上,得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