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数据报的格式
TCP/IP标准中,IP数据报以32位(4字节)为单位进行描述。
一个数据报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20字节,是所有IP数据报必须要具有的。首部的后面部分是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很少被使用)
(1)版本。
通信双方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必须一致。IPv4、IPv6等
(2)首部长度。
单位是32位字(4字节),IP首部的固定字长是20字节,所以首部长度最小值是5(0101)。首部长度最大值为1111(15),共60字节。
(3)区分服务。
一般不使用。
(4)总长度。(16位)
首部+数据之和的长度。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位216-1。
IP协议规定,在互联网中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必须能接受长度不超过576字节的数据报。否则就要进行分片。
(5)标识。
数据报分片后,这个标识字段的值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分片的标识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正确地重装成为原来的数据报。
(6)标志。
标志字段的最低位(MF),MF=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后面没有分片。
标志字段的中间位(DF),表示不能分片,DF=0,表示可以分片。
(7)片偏移
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便宜单位。
(8)生存时间。
数据报在网络中的生存寿命。TTL跳数限制。
(9)协议。
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该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协议进行处理。
(10)首部检验和
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
(11)源地址(32位)
(12)目的地址(32位)
posted on 2019-08-21 11:43 doublejing26 阅读(811) 评论(0) 收藏 举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