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课后习题
P\(3\)
不直接使用该和的原因:不依赖系统是大端小端。即无论你是发送方计算机或者接收方检查校验和时,都不要调用htons或者ntohs,直接通过上面的算法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而如果使用原码或者补码求和,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不同。
P\(6\)
死锁的题目,就按照FSM中,接收方等的东西和发送方所处的状态不一样,就可以死锁了
P\(20\)
一定要注意A和B有序列号(因为有duplicate数据包),所以C要有四个状态;这里按照接收到的数据包是不是来自当前等待的那个主机来分类而不是是否损坏,这是因为这个样子就可以转化成rdt\(3.0\)了;感觉P\(19\)也可以只用\(0\)和\(1\),试一下,将接收端扩展成两个状态看行不行
P\(21\)
一定要注意只要会发送duplicate包就要设置序列号,而不是有损坏才设置序列号
P\(22\)
a.考虑两种极端情况就好了
b.答案错了,应该是\([k-N,k-1]\)
P\(26\)
注意,序列号指的是数据的大小,不包含header
P\(42\)
答案的意思:首先如果是停等协议的话,超时机制已经够了,不需要再设置cwnd;如果是流水线的话,光有超时机制而没有cwnd可能会导致最开始从应用层接受了一大堆数据全部发出去,但是实际上网络是很堵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