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一点java

java持续学习者,每月一篇博客。罗列出技术栈,慢慢完善,持续学习,总有一天,你会追上甚至超越曾经的大神。
  博客园  :: 首页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一文搞懂国际化(四)总结提升

Posted on 2025-06-05 17:22  只会一点java  阅读(60)  评论(0)    收藏  举报

专题目录

一文搞懂国际化(一)背景概览

一文搞懂国际化(二)架构设计

一文搞懂国际化(三)落地实践

一文搞懂国际化(四)总结提升

 

引子

没想到国际化系列一写就是一年....期间伴随博主的国际化项目从立项、设计、研发、交付生产全流程。目前线上韩国、俄罗斯都在使用,运行良好。但也有一些不足,特写本文记录下来。

一、总结

  • 国际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早规划做一定比后期改造成本小太多。
  • 时区时间改造工作复杂度高,非必须不建议搞
  • 一定需要产品介入。来把控版本问题,国际化也是需求。

耗时的因素有:

  • 方案选择:选择UTC0改造成本远大于UTC8基座。
  • 系统复杂度。调用链路长、微服务多
  • 持续迭代问题。当前业务不稳定,国内版一直还在迭代开发上线,你的国际化改造就得阶段性合并到国内,陷入永远改不完的陷阱中。所以国际化改造要投入最大力量,快速上线,一刀切为佳。
  • 能不搞外包,不要搞。因为一旦涉及复杂业务,外包也改不动,最后还是自己人来改,到时候会出来管理2个改造团队,出现1+1=N的难度....  不管是人员管理、项目管理、代码管理全流程都难受....
  • 版本混乱。产品梳理不清楚哪些业务要国际化,哪些不要。或者不介入,介入不足,都会导致版本迭代不清楚,版本开发陷入泥潭。
  • 代码分支管理。最好不要跟国内完全割裂开代码分支。如果是2个团队做国内国际需求,那就只能国际独立一套(开发、测试、预发、生产)分支。但也要用最快速改造完毕后立即合并回国内一套分支上,尽量减少功能代码不同带来的国际化改造+合并+缺陷修复成本。

 代码分支问题:

如果国际独立出一套代码分支、同时国内业务又在迭代,只能搞一个公共分支,阶段性双向合并,成本极大,且容易出错,各种合并冲突、丢失问题。两边团队甩锅....

所以,如果没办法,必须国际版单拉一个分支,一定要尽快搞定翻译尽快统一分支,搞一个大版本,国内、国际一起上线,后续就是一套代码,两边部署(代码要做兼容,个别需求可能不同,代码不一定都一样。前端也需要改造支持2套域名发布。)。

光这个大合并,博主就搞了1个月,还是下了极大的决心,跟各产品沟通的嘴皮子都冒火星了,才搞定的。

 

总之,搞国际化,特别是复杂系统,多团队,并行开发的情况,评估项目工期时  改造点工时*4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时间....因为前期你看到的改造成本只是冰山一角!!!!

 

二、展望未来

  • 后端翻译缓存更新问题。由于采用多级依赖机制,底层某个微服务的缓存更新后,很难找到上层哪些服务的缓存需要更新,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 翻译精准度。这个目前只能用人工(专业翻译人员针对产品场景,一条一条翻译)+机翻(使用工具)结合的方式。
  • 目前翻译工具,不够自动化,还是需要人工介入,后续期望借助AI,实现全自动化,例如翻译打分达标后自动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