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3 档案
摘要:引入 来看这样一个数论问题:给定一个质数p,以及正整数a,b,求满足同余方程 ax ≡ b(mod p) 的最小非负整数x,无满足的x则输出-1。 如果只是简单的枚举x,那么要想得出结论,由于循环节最大为p-1,就需要枚举0~p-1去验证答案,当 p 的数量级达到109 时,这种枚举显然不能满足算法
阅读全文
摘要:一、定义 素数又称质数,是指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性质 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它使用了证明常用的方法:反证法。具体证明如下:假设质数只有有限的n个,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p1,
阅读全文
摘要:一、背景与定义 1.背景 Catalan,Eugene,Charles,卡特兰(1814~1894)比利时数学家,生于布鲁日(Brugge),早年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就读。1856年任列日(Liege)大学数学教授,并被选为比利时布鲁塞尔科学院院士。 卡特兰一生共发表200多种数学各领域的论著。在微分
阅读全文
摘要:一、背景与定义 有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前两个数均为1,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数列最早被提出是,公元前200年左右,印度数学家Gopala,他在研究箱子包装物件长度恰好为1和2时的方法数时首先描述了这个数列。 也就是这
阅读全文
摘要:一、概念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见同余)的方法。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又称中国余数定理。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阅读全文
摘要:乘法逆元,一般用于求(a / b)(mod p)的值(p 通常为质数),是解决模意义下分数数值的必要手段。 关于求余,有以下三种规则: 加法:(a+b)%m=(a%m+b%m)%m 减法:(a−b)%m=(a%m−b%m)%m 乘法:(a∗b)%m=(a%m∗b%m)%m 但是这个规则在除法不适用,
阅读全文
摘要:一、定义 1.不定方程: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限制(如要求是整数)的方程。 2.同余方程:设函数 f(x)=anxn+an-1xn-1+...+a1x+a0,则称:f(x)≡0(mod m)是关于模 m 的同余方程。 3.线性:方程的未知数次数是一次。 4.线性同余方程: 线性同
阅读全文
摘要:回顾 由贝祖定理可知:ax+by=gcd(a,b) (a,y)为一组解 (x+kb,y-ka)也为解 所以有无数组解 一、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x,y为整数,ax+by=gcd(a,b),求解一组x,y使得上式成立。 二、算法推导 1.由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可知: 2.递归边界为:b==0时,x=1,
阅读全文
摘要:引入: 1.背景:在数论中,裴蜀定理是一个关于最大公约数(或最大公约数)的定理,是法国数学家Bézout's Lemma,又称贝祖定理。 2.(1) Z={...-3,-2,-1,0,1,2,3...} (2) 2Z={...-6,-4,-2,0,2,4,6...} (3) 3Z={...-9,-6
阅读全文
摘要:一、定义 1.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整数a,b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同样的,a,b,c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c],多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也有同样的记号。 2.与最小公倍数相对应的概念是最大公约数,a,b的最大公约数
阅读全文
摘要:一、最大公约数 1、定义:最大公因数,也称最大公约数、最大公因子,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a,b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同样的,a,b,c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c),多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有同样的记号。 例如:12、16的公约数有1、2、4,其中4就是12、16的最大公约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04 15:00
ddfy198811
摘要:一、定义 1.给定一个正整数m,及两个整数a、b。如果a−b被m整除,则称a与b模m同余,记作a≡b(mod m)否则称a与b模m不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b在模m意义下同余。 即:a-b=m*k(k为整数) 2.推导:设p、q为整数且p>q 则a=pm+r b=qm+r 所以a-
阅读全文
摘要:一、定义 1.整除:设a是非零整数,b是整数。如果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b=a*q,那么就说b可被a整除,记作:a|b,读作:a整除b,且称b是a的倍数,a是b的约数(因子)。 2.例子:3|12 21|63 二、性质 1.如果a|b且b|c,那么a|c。 证明:设p、q为整数 b=a*p c=b*q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