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永远也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大道至简至易)

转: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5065

这一趟旅途从日漫开始,旅经了柏拉图的坟墓,终于犹太先民的光辉之书

导语:在严重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的情况下,历时120小时不紧不慢的乐园之旅终于告一段落,我从乐园回来了。这一趟旅途从一场日漫开始,旅经了柏拉图的坟墓,终于犹太先民的光辉之书。

读懂《异度神剑》,可能未必要读过《异度装甲》和《异度传说》,但是必须读懂高桥哲哉。可正如技术盲看不懂joycon的成本高在哪,亦如文盲读不懂莎士比亚的文法。对于高桥大神的精神世界,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解读,也只能算管中窥豹。

柏拉图的世界观与《异度》系列以及超科幻力量的关系

整部《异度神剑2》中,都充满了对新柏拉图主义三位一体思想的直接布道。圣杯为什么有三把?技能为什么有三个阶段连携?异刃为什么只能同时装备三支?出战队友为什么都只能有三个?(尽管这点制作人说是因为机能所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柏拉图的哲学,柏拉图被称为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相较于其师傅苏格拉底的敬鬼神而远之,柏拉图直面神秘主义把苏格拉底的宇宙观推向了对灵性的探索。

拉斐尔笔下的柏拉图,据说样貌蓝本是达芬奇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能被我们所生活的,能被感知,不断发生变化的感官世界。另一个则是永恒不变充满了“form”(理念的模板,在苏哥拉低的学说里,form是四因之一,是任何感官事物所必备的四种属性之一)”的超感世界。而这一理论被称为理念论eidos(后来这个单词和“ide”这个词进行了合并变成了英文中的idea,理念主义者被称为唯心主义者idealism,柏拉图讲学的地点akademy也变成了英文中的学术academy这个词)。

柏拉图的哲学和几何维度脱不开干系,柏拉图的学校门口甚至立着一块牌子,不懂几何者禁止入内。他认为永恒不变的超感世界存在于一个更高的维度,我们所感知的感官世界只不过是超感世界在三维空间的一个影子。如同同一个三维物体会有不同的二维投影,两束灯光映照之下人影也会一分为二。面对同一个超感世界,不同光源的照映下当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官世界平行宇宙。在《异度传说》当中感官世界又被称为“事象平面”一词反复出现,这一个词既是某些文献当中感官世界的另一种说法。也体现出在高桥大神的世界观中,我们的三维宇宙也不过是一个事物和现象组成的平面而已。

接下来说说感官世界的变化,这里有一个非常近代数学的思维,感官世界并不是沿着时间这个维度从过去移动向未来。而是不断围绕着超感世界旋转,进而作为投影的我们的世界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回到异度系列的设定当中,《异度神剑2》中光对因果律预测的原理,也就是《异度神剑1》中另一把神剑莫纳德的以太流预测,乃至是gate创造平行宇宙力量的来源。都是围绕着以上这个理论而产生的。比如说如果你发现了感官世界旋转的规律,那么你就可以预测因果律。如果你能控制感官世界作为阴影的本质,那么你就可以把gate作为光源映照出超感世界新的影子,也就是创造平行宇宙。如果你能改变感官世界旋转时的倾角,那么你就可以让未来某件事发生概率变成100%。《异度传说》中甚至出现过特例,如果一件事本来的概率就是百分之零,那么无论你如何倾斜我们的宇宙他的概率也依旧是百分之零,如同两条平行直线永远不会相交,平行的平面不会相截,不可能终究是不可能。如果强行继续倾斜事向平面,就会出现宇宙大爆炸,产生新的宇宙。这样的惨剧在《异度》系列当中不断地上演。

这一切能力在异度的宇宙观中如何具体实现呢?我又是从何得出这些结论的呢?这里涉及到一个贯穿异度系列的犹太教概念“佐哈尔”

历代异度系列中都会出现的佐哈尔,在异度神剑中因为版权问题更名为了gate

佐哈尔在《异度传说》中的全称是“事象变移机关佐哈尔”,这里的事象变移(Phenomenon Conversion,Zohar Modifier)中事象两个字的英文是phenomenon恰恰是来自于是感官世界的英文phenomenon world。由于这将是本文下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里就先卖个关子。

新柏拉图主义与《异度神剑2》世界结构的关系

简介完柏拉图,我们再来看看新柏拉图主义吧。新柏拉图主义被誉为最后的希腊哲学。因为历史原因西方文化的主体思想后来变成了希腊科学精神,罗马法的契约精神,和基督教精神的三位一体。原本西方哲学中神学、科学、数学一体的格局被基督教的介入打破,新柏拉图主义最后沦为了基督教神学的论证工具,颇为可怜。

有点跑题了,就不夹带更多私货了,还是回到我们的新柏拉图主义吧。新柏拉图主义之于柏拉图主义,亦如道教之于道家。对神学进行了更为大胆而繁琐的论述。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超感世界充满了上帝的荣光,是神所居住的地方,而感官世界则充满了黑暗。这里的黑暗并不是光明的对立,只是缺乏光芒的照耀,也是光明照耀下必然会产生的影子。越是堕落就越远离超感世界,就越缺乏荣光。而也正因为荣光的缺乏,你就越是只能依赖听觉,视觉,触觉这些感官。如同物理学中所说的那样。听觉不过是听觉神经对超声波次声波之间那及其狭窄区间内,声波振幅,频率,音色的辨别,纵使鲸鱼,蝙蝠这样能够听觉成像的动物也不过尔尔。视觉则只是视神经对微弱的可见光电磁波谱的视觉化成像,触觉不过是触觉神经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对于宇宙中更广博的其他引力波,物质波,仅仅靠感官去感受,将是多么的无力,更别提在脑中成像了。

回到《异度神剑2》的世界观,尽管乐园也好,地表也罢都是处于不见光明的感官世界,但是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尽管感官世界是黑暗的,却依旧是真善美的整体,感官世界本身也应该遵循世界的规则(至于光明从哪里来,见下一篇文章关于gate的解读,gate中流射出的光辉映照出了《异度》的世界)。因此游戏中越是远离神的越堕入地表不见光明,甚至产生了变异,越是接近神的越漂浮在空中,具有更好的操纵以太的能力。

柏拉图有这么一句名言:人活着就是为了接近神,模仿神。新柏拉图主义把人活着的终极目的比作回归太一,回归超感世界。明白了这一点,你才知道《异度神剑2》主角那句“我要去乐园”看似中二下蕴含的其实是每个人活在这世上的一个终极命题。

新柏拉图主义中的三位一体和三把神剑之间的设定联系

虽然柏拉图认为身处感官世界的我们要想感知超感世界的手段包括,学习数学,物理,打坐冥想,学习宗教。但是柏拉图本人并没有把这些手段进行等级划分。而在新柏拉图主义当中,他们把eidos分为了三位一体的三个层次:太一(the one)、精神(logos或者nous)、灵魂(pneuma),以及光明照耀下阴影中的物质因(matter)。

需要说明的是,matter也是苏格拉底理论中四因之一,尽管他代表着看得见摸得着却不具有灵魂的一切,却绝对不可以翻译成物质。《异度神剑2》中云海分解的物质,指的就是旧世界的物质因产生新的物质。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又漏看了动画,看文字不仔细,很容易误以为云海可以分解一切物质。

对着日式发音,中文字幕。我艰难的辩认出,《异度神剑2》中对三把圣剑的称呼分别为ontos(本质)、logos(理性)、pneuma(灵魂)恰好对应新柏拉图学派当中的三位一体。

这里我还需要补充一点,不知道日文原文,不敢责怪已经非常棒的中文翻译。但是尽管Logos后来变成了后世所说的logic逻辑这个词,具有理性的意思。但是在古希腊logos其实是精神的意思。

在一些非常古老的圣经批注中,因为圣经中的三位一体借鉴了新柏拉图主义,所以耶稣有时也被称为logos。从而logos也有圣子的意思。因此我觉得灭翻译成精神圣杯,比理性圣杯更贴切一些,也更容易让玩家懵逼一些是了。出于尊重官翻,后文我依旧会把Logos称为理性,但换成精神或许更恰当。

(基督教把圣经从希伯来语翻译成英语过程当中的造词行为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希腊语中的philo后来倒桩成了lofi,然后变成了love,sophy倒桩成了wiso,最后变成wisdom。词组philosophy却保持了原有的顺序)

其中ontos太一是一个被古希腊人广泛接受的东方道学概念。新柏拉图主义是这样认为的。超感世界充满了being(存在),人类习得being的过程被称为become。比如爱因斯坦的能量方程就是一个存在于超感世界的being,爱因斯坦通过冥想和数学与超感世界产生了联系。顿悟后的爱因斯坦把这个being写成了一个公式,此时这条being就变成了become。然而,the one是甚至超脱于being的存在,是超感世界的中心。

《异度神剑2》中的the one被设定为了ontos本质神剑,也就是《异度神剑1》中的神剑莫纳德,其地位是远高于异度神剑2中的两把神剑的。实在不想展开更多关于异度神剑1的分析,这里暂且容我略过。

pneuma VS nous

而理性logos也被称为nous,理性是太一流射(也是一个专属概念)的光芒。太一是不可被感知的,但当你被form(各种理论和知识)充满的时候,你却能看见理性的光芒。

异度神剑中nous是理性神剑——灭,大主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同调了理性神剑,见到了理性的光芒,却带来了不好的结果。可能这就是“Architect”(游戏设定中那个创世的博士)口中的宿命吧,正因为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暗的,光芒照亮暗的同时也必将要毁掉我们的世界。

对于其他driver来说,如果说form就是blade与driver之间的那道光线。当必杀积累到第三阶段,我们被便被form所充满,得以窥见nous的光芒。发动三阶连携,可以给boss挂上一个输出爆炸的属性球。其实整个《异度神剑》的战斗系统都是充满了哲思的,操作起来具有宗教般的仪式色彩,这一点大概只有玩过的玩家才能有所感同身受了。

Pneuma,后来变成了两个大家很熟悉的单词soul和mind,是灵魂的意思。那么新柏拉图主义当中的soul又是什么呢。soul之于理性,如果理性之同于the one。soul既是每个人都有的灵魂,也是理性的光芒。不同的是理性来自于the one,来自于超感世界。而灵魂则游荡在感官世界可上可下。灵魂如果自甘堕落,则会远离真理,沉溺于人间,灵魂若是上进则可以接近Nous甚至回归太一。可悲的是,我们所处的感官世界本身就是灵魂的堕落的产物,灵魂堕落本身就是造物的一个过程,不远离真理就不会有物质世界的创造。这也被高桥大神设定在《异度神剑2》的创世故事当中,颇有一丝启示录的意味。

回到游戏,pneuma被设定为了女主角焰 ,英文名pyra,代表灵魂神剑。理性神剑与灵魂神剑的区别在于:理性神剑只是记录人类在人间的所作所为,而灵魂神剑拥有收集人类情感的能力,成为了凡人与天神的连接。这背后蕴含的哲学基础是,理性来自于真理,只是执行对的事情;而灵魂来自人间,引领人类去做对的事情。理性是执行太一的意志,而灵魂则是带领人类回归太一。这一点有些类似中国人常说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区别。

后记

三千来字,写写删删,其实删去的比留下的多。一方面为了防止本文过于晦涩和老是不经意间透露笔者过于能扯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也是怕原创的内容太多,把原著原理的哲学介绍变成了民哲创作。

本文故意规避掉了第十章神展开的解密部分,核心水晶是什么,云海是什么,巨神兽是什么,以及所有关于gate以及世界树的文化背景。这几个问题其实关系到你到底能不能读懂《异度神剑2》的庞大设定。这部分的设定并不是来自希腊哲学,而是来自于犹太教文化。如果您还有兴趣,那么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吧。

posted on 2018-08-31 16:31  宏宇  阅读(90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