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总结

总结

这本书是跟很多聪明人闲聊的精华。为什么是聪明人的闲聊,而不是聪明人的书或演讲?
聪明人闲聊的内容有以下优点:

  1. 闲聊直接针对问题,很少用高大上很浮夸的词。
  2. 闲聊是一个人最放松的状态,说话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把问题说透。
  3. 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

西方人16世纪给这种闲聊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沙龙”。

书中针很多方面做了讨论,比如:碎片化学习、自律、挣钱、高效能人士如何思考、情与爱的科学小秘密等等。

下面列一下自己看完觉得很好的点

积木化学习

个人觉得书中的“积木化”概念让人眼前一亮,分享一下。

看待学问有两种视角:碎片和积木。拼图的每块碎片都有前因后果,在系统里有预设位置。积木而不同,不像拼图,是拼出你“想要的模样”,而不是“预设的图像”。

现在有很多贩卖知识焦虑的社圈,有利用碎片化学习挣钱的,也有打着反碎片化声称自己是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挣钱的,两者貌似水火不容。

  1. “碎片派”觉得自己是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节省了学习的时间。
  2. “系统派”以为自己是正义,觉得“碎片派”是交智商税,瞧不起碎片化学习的人。

两者都过于激进,我们不应该总是期望有完整的“预设图像”,也不应该把所有的碎片全盘否决。
举例来说:

  1. 九九乘法表。相对于数学领域的蓝图,明显是碎片化的,但是能解决八九成以上的生活上的实际需求。
  2. 押韵。相对于古典文学的浩瀚无边,是碎片的,不足以让你成为文学家。但是相对于不懂的人,你在看唐诗、标语、谚语、歌词时都会变得不一样。
  3. 色彩学。懂一点并不能让你成为画家,但是相对于不懂的,对图像的认识会又进了一步,比如知道了RGB、CMYK的简单变化能产生一些微妙的效果,知道一些互补色、邻近色,间接提高了自己的审美。
  4. 乐理。懂一些乐理并不能让你成为演奏家或音乐家,但是至少在你听到G大调蓝调各种调时,有更好的理解,而不只是无脑觉得这东西牛逼或代表着忧郁,了解了节拍和音高的概念唱歌也更不容易跑调。

当今的知识应该积木化,而不是碎片化。比如九九乘法表这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积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找零钱问题。
但是如果你只知道2*2=4,这就是碎片化了,因为当别人给你找3张5块钱的时候你傻了。

我们应该科学地“碎片化”,也就是“积木化”。每一块积木都可以单独学习,进而组合成使用者自己想要的形状。

隐性薪水

有些人看起来没你幸苦,却又赚的比你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承担的是风险劳动,或者是创造性、试探性、开拓性的工作。这种表面上的“闲”,蕴藏着事业成功的秘诀。
薪水不要只看工资条。如果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明显挣钱少,可是员工待遇比较稳定,也没什么人跳槽,那你要注意了,这里面一定有某种“隐性薪水”存在。

隐性薪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余时间。
隐性薪水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特别重要,这也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在工作之余,还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一些梦想,给自己制定学习和工作的小目标。如果你没有时间,就没有办法认识和拓展新领域,点亮新的技能树。

当你把上班通勤时间、个人健康上的损耗,以及由于没有充电时间所损失的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很可能这份工作不但不是在赚钱,反而是赔钱。

工作需要“懒蚂蚁”

这里提到了“懒蚂蚁效应”

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在蚁群和企业中,“懒蚂蚁”很重要,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一个机构中,一定要有一批“懒蚂蚁”,不被日常事务性工作绑定,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侦察”和“研究”,发现机构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说白了就是不遵常规、敢想敢干。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机构里全是勤快老实的工蚁,只知低头干活不知抬头看路,那它可能看起来效率高,但关键时候的应变弹性一定会很低。这个风险,比一部分游手好闲不干活的风险更大。

posted @ 2021-10-12 17:43  雪山飞猪  阅读(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