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莫比乌斯反演有关的东西
一个和莫比乌斯反演有关的东西
数论柿子题的发现 - 博客 - masterhuang的博客
以下会用到两个作用于函数的算子 \(\Sigma, \Delta\) 的定义分别是 \(\Sigma f(n)=\Sigma f(n-1)+f(n)\)(前缀和),\(\Delta f(n)=f(n)-f(n-1)\)(差分)。这个记号和《具体数学》上有限微积分的符号不是一样的。
对于
这个式子,我们知道一种做法是先折半然后就能写成 \(\varphi\) 的前缀和:(\(-1\) 是因为 \(\gcd(1, 1)=1\))
还有一种做法是直接用莫比乌斯函数进行反演:
但是为什么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呢?我们考虑我们有一个经常拿来用的引理:若 \(f*g=h\),则 \(\Sigma h(n)=\sum_{i=1}^nf(i)\Sigma g(\left\lfloor n/i \right\rfloor)\)。
如果我们有一个函数 \(g(n)\) 满足其前缀和 \(\Sigma g(n)=n^2\),那么我们就有一点它们相等的希望。而显然 \(g(n)=n^2-(n-1)^2=2n-1\),于是就知道原式等于
又众所周知狄利克雷卷积存在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常数可以自由进入 \(*\) 号,我们将原式改成
这些都是经典结论了,\(\textrm{Id}*\mu=\varphi, \textrm I*\mu=\epsilon\),也就是说原式等于
\(\epsilon\) 的前缀和恰好为 \(I\),所以这就等于上文那个 \(\varphi\) 的前缀和的形式。其实它们是有联系的!
以上过程成立,都是因为以下这个重要的式子成立,真是太有趣了。还可以用这个技巧优化更多此前没有注意过的题目。
\[f(n)=\sum_{i=1}^ng(i)h(\left\lfloor n/i\right\rfloor)\iff \Delta f=g*\Delta h \]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caijianhong,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aijianhong/p/18724999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