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心灵成长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身心灵成长,空性感悟,无我,临在,本体。
最殊胜的秘密,只有在最彻底的静默中才会展现
摘要:http://mp.weixin.qq.com/s/s_LufyL7ujQBRu4zW-dQyw 创 2017-04-16 雅桐 吕波国学 最殊胜的秘密 只有在最彻底的静默中才会展现 但那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静默, 不需要安静的环境, 不需要任何形式, 不用去任何地方, 不用跟任何上师, 不用念佛读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4-17 13:32 风雨者2 阅读(259) 评论(0) 推荐(0)

般若与慈悲
摘要:界。它有敏锐的特质,能看透和揭露情况。慈悲是敞开的气氛,在此气氛中般若观看一切。慈悲是对情况敞开的觉知,能依般若眼之所见发起行动。慈悲具有大力,但必须受般若明智地指挥,就像般若须有慈悲基本的敞开气氛一样。二者必须携手同行。   慈悲含有基本的无畏,毫不犹豫的无畏。这种无畏是以慷慨布施为其特色,不是那种欺凌别人的无畏。这种“慷慨的无畏”是慈悲的本性,超越动物自私的本能。“我”想要建立自己的地盘,而慈悲则是完全敞开和欢迎光临,那是布施的姿态,来者不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35 风雨者2 阅读(461) 评论(0) 推荐(0)

四谛
摘要:在给具有好问、热情、瞋恚等多种品性的猴子画了一帧鲜活的肖像之后,我们现在可以看看它会怎样应付其所处的困境。 运用禅修倒观识至色五蕴,可令人了解“我”和超越“我”。第五蕴的识发展到最后,便成了经常掠过脑中的那些神经质、不规则的思想模式。多种不同之念都随着猴子对六道的幻想而起,例如散漫之念、似蚱蜢之念、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32 风雨者2 阅读(160) 评论(0) 推荐(0)

自欺
摘要:自欺是我们在修道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我”老是力求成道。这有点像是想要亲眼目睹自己的葬礼。例如,我们起初可能是满怀希望去亲近道友,希望从他们那获得某种了不起的东西。这种亲近道友名为“狩猎上师”。传统上是把它比作猎麝香鹿——猎人偷偷靠近,杀了它,把它搬走。我们可能会用这种方式亲近上师或道心,但这样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30 风雨者2 阅读(82) 评论(0) 推荐(0)

放下
摘要:讲到这儿,我们可能已获此结论:我们应该放下修道上的唯物游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弃努力,不再企图自卫和改善自己。我们可能已经约略看出自己的奋斗徒劳无功,或许想要放弃,想要完全放弃自卫的努力。但是我们中间有多少人真能做到这一点?做到可不像想到那么简单容易。我们究竟能放开和敞开到什么程度?到什么程度我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29 风雨者2 阅读(287) 评论(0) 推荐(0)

肯恩·威尔伯:自我意识成长的十个阶段
摘要:肯恩·威尔伯:自我意识成长的十个阶段 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 1949- )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恩·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作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27 风雨者2 阅读(1275) 评论(0) 推荐(0)

转化的灵修途径《什么是解脱?》
摘要:转化的灵修途径《什么是解脱?》 2010-11-24 16:10:51 来自: 香含(I'm creating......) 阅读材料: 二月十一日,星期二 转化的灵修途径 《什么是解脱?》的主编赫尔?布雷克在这一期的杂志里探讨了这项主题: “我们要探索的是一个很敏感的主题,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21 风雨者2 阅读(383) 评论(1) 推荐(0)

觉察——似非而是的隽语
摘要:2017-03-16 净香贝克 人间兰若 人间兰若 人间兰若 微信号 Awakeningworld 功能介绍 我们一向以为死亡和自己无关,但从我们诞生下来,死亡,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尽管你觉得它何其遥远,但这真是迟早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永生,但当我们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肉体,我们的灵魂将会走向何方呢。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15 风雨者2 阅读(435) 评论(0) 推荐(0)

宏图:肯恩·威尔伯眼中的法界|《野兽爱智慧》
摘要:2017-03-16 肯恩·威尔伯 心灵自由 肯恩·威尔伯/文 胡因梦/译 Garden TranquilityDan.Gibson - Windsong 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四 二十年前当佛法第一次传入美国时,你根本甭想提出结合冥想与心理治疗的说法,因为大家都认为佛法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13 风雨者2 阅读(155) 评论(0) 推荐(0)

对母亲的态度决定幸福与成败---成功从母亲开始
摘要:2017-03-17 小宇宙生命科学 🌏小宇宙,攜手國際知名導師✨ 支持每一個渴望綻放的靈魂! 獨特優勢:家排 | 舞动 | 正念 | 冥想 | 遊學 在我们的生命中,最首要的成功,就是出生。 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挤出产道迎向阳光,不受外界的干预,这是最重要且具支持性的成功。通过这个经验,我们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13 风雨者2 阅读(402) 评论(0) 推荐(0)

《平常禅》的启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真实的自己|心灵自由写作群·文选
摘要:2017-03-16 爱生活的刺猬北京心灵自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撰文:爱生活的刺猬(写作群第四期书友) 01 一年半前遇到《平常禅》这本书可谓是缘分。彼时,我已阅读了不少心理学经典著作,以及克里希那穆提、葛吉夫的第四道等指导实修转化的书,这些书陪伴我度过生命的低谷期,给予我无尽的精神养分。 另一方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11 风雨者2 阅读(290) 评论(0) 推荐(0)

胡因梦|修道上的物化倾向
摘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xNzI3Mg==&mid=2650195562&idx=2&sn=1447b227acd2ddcd2ab161da12abf7ab&chksm=beb50a1d89c2830b327bf78c54ad3fa7af46b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3-20 20:07 风雨者2 阅读(389) 评论(0) 推荐(0)

大窍决:放松,放松,再放松! 高僧开示汇编
摘要:jialin618:关于放松的开示汇编 白天时,要把一切所感所想皆当成梦境一样,放松,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要有人为的痕迹,不要用分别心去修正什么,一切都应该是自在而开朗的。你身心都在休息,同时心中一片清明。//莲花生大士 禅修,就仅是给自己时间去「做自己」,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20:14 风雨者2 阅读(757) 评论(0) 推荐(0)

万物在这种绝对真性中自然解脱! 顶果钦哲仁波切
摘要:“恭敬心是修行的精要。如果我们心中只有上师,和虔诚的恭敬,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把它视为上师的加持。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持续涌现的恭敬心修行,本身就是一种祈祷。 当心中充满对上师的恭敬,就会自然产生"它会打理好一切事"的信心。一切色相都是上师,一切声音都是祈祷,一切粗细的思想都是恭敬心。万物在这种绝对真性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20:12 风雨者2 阅读(321)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为何我们生于此?|这个世界的真相
摘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5c2640102v9hy.html 摘自阿姜查《这个世界的真相》果儒译 非男非女的身体 这次的雨安居我没什么体力,身体不适,所以就来山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人们来拜访我,我却无法像往常那样接待他们,因为我的声音几乎快听不见了,气也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28 风雨者2 阅读(1127)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摘要: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法即是修行。那也没有错,不过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当他人说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时,嗔恨便生起;若说的是喜欢的事,我们便感到快乐。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来修行呢?这才是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23 风雨者2 阅读(285)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若做事只为求回报,必然会引起痛苦
摘要:人们过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上却深远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我们工作不为报酬。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为了工作,别无所求。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你自己试试:你想要让你的心平静,于是你坐了下来,且试着使它平静,如此这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21 风雨者2 阅读(253)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不必让自己成为什么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摘要:舍弃对爱、恨的执取,让事物顺其自然。这就是我在修行中所做的一切。照惯例而言,八正道是以八个步骤来说明的,如:正见、正语和正定等等……。 但是, 真正的八正道是在我们内在的 双眼、双耳、双鼻孔、舌头和身体。这八道根门是我们整个的“道”, 而心则是走在“道”上的人。 认识这些根门、审视这些根门,所有的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20 风雨者2 阅读(372)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摘要:阿姜查: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实知道事物和爱恨的本质,无动于衷,指我们不再执著,从执著中出离,以平静的心观察,可以去除执著,这种平静是修行所致。 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禅修的要点,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19 风雨者2 阅读(213) 评论(0) 推荐(0)

阿姜查禅师: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摘要:法性 果园早已存在 果实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备而且圆满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实的人 那些有足够信心来实践的人 当一棵果树正在开花时,风的吹动会使花飘落满地,但仍会有一些花蕾留在树上,并长成小小的绿色果子。当风又吹过这些果子时,它们有些同样还是会落了下来,而在它们掉落之前,有的可能已经接近成熟,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2-25 19:18 风雨者2 阅读(663)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