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叶儿

导航

 

MSP是非常适合业务转型以及政治/社会变革的,作为一种被设计出以适应高复杂度,高模糊性以及高风险的方法。

采用项目群方法论并不是必须的,当一些新东西在已有的商业模式被交付时。

进一步改进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不保证项目群方法,也不是说项目群就是将相关的项目在一个企业内部组织在一起,只是判断优先级以及资源调配。

组织使用了MSP或者是MSP中的一些元素成功地制定了解决方案;然而,MSP项目群管理架构的设置主要是用来迎合转型变革的领导及管理。 

项目群管理原则可以适用于各种变革,无论其对产出的关注情况如何以及现实情况如何,都可以提供结构与流程来支撑所有类型的变革。

然而,需要铭记的是使用项目群管理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适当技术的提供以及有经验的个人),资金水平相对较高。

所以这一方法论在规格主导的项目群中并不是全部需要。 

项目群总是要被设计出结束的标志,并按此管理。

项目群被设计成临时的管理环境而且是有预期的结束点的。

变更对于项目群的驱动来说,意味着项目群必须改变其边界(例如在未来进一步重新计划结束日期)。这种情况在项目群生命周期中可能会发生很多次,但它总会被当做迟早有一天会结束一样来管理。

然而,如果一个项目群游离到一个没有结束点的情况,那是它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项目群,而是成为了另一种形式上的运营管理,也是照常运营的一个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项目群管理的元素可以被采用,MSP中大部分项目群管理架构就不适合这种情况了。 

例: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群例子,这个项目群被设计为改变其影响与焦点,因为他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简单来说,这个项目群可以被划分成3个阶段:

n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规格主导的,焦点在于在伦敦东部奥运设施的建设。

n  第二个阶段在大多数建设完成时开始,然后把焦点转移到运动会相关的商业运营,设计复杂的运营模型来管理运动会。这一阶段会在运动会举办前结束。

n  第三阶段在运动会闭幕后开始,重点是奥运会遗址遗迹实现社会经济相关的可持续变革和收益。

posted on 2017-06-22 08:32  北京叶儿  阅读(2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