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7 下一页
摘要: 从最开始的(01)篇到上一篇为止,已经解决了开发环境问题和OS项目的顶层设计问题。 本篇做一个小练习:设置显卡显示256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25 14:54 BIT祝威 阅读(7964) 评论(7) 推荐(1)
摘要: 在上一篇,实现了用IPL加载OS程序到内存,然后JMP到OS程序这一功能;并且总结出下一步的OS开发结构。但是遇到了真机测试和U盘启动的一些问题。本篇就来解决之。 简单来说,把软盘(U盘)做成启动盘后,自然想要用来启动物理机器。毕竟这才是真正的测试。(用QEMU总没多大的成就感)但物理机测试的麻烦在于太慢了,每次都要关掉Windows,重启,测试,然后再重启Windows。而且还没办法截图。 而用Vmware代替真机就好了,启动速度比真机快得多,还可以截图。而且Vmware比QEMU还有另一个好处,稍候说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21 21:41 BIT祝威 阅读(13744) 评论(10) 推荐(1)
摘要: 在上一篇,记录了计算机开机时加载IPL程序(initial program loader,一个nas汇编程序)的情况,包括IPL代码(helloos.nas)、编译生成helloos.img文件、用虚拟机QEMU加载helloos.img、制作U盘启动盘和用物理机加载helloos.img。 计算机启动时会自动加载和执行IPL程序,但IPL程序只能占用512字节。若直接用IPL写OS,空间不够用。所以IPL程序一般用于将真正的OS程序加载到内存某处(记作A),然后跳转到A。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执行OS的程序了。 在上一篇中的IPL程序只是个hello world式的试验品,本篇通过修改上一篇的IPL,让它真正实现加载OS程序的功能。同时,将IPL程序代码和OS代码放到不同的源代码文件中;用C语言来编写以后的OS代码;用Makefile来编译源代码。 有了本篇的基础,就算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20 23:46 BIT祝威 阅读(17290) 评论(29) 推荐(9)
摘要: 本文记录了使用《30天自制操作系统》附带光盘的入门方法,展示了最初的OS代码及其在虚拟机QEMU和真机下的使用方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9 00:52 BIT祝威 阅读(22087) 评论(28) 推荐(20)
摘要: 把这7张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时不时的能看上一眼。慢慢就学会VIM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2 15:40 BIT祝威 阅读(3466) 评论(1) 推荐(2)
上一页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