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安全
摘要:8.3 控制质量 控制质量是为了评估绩效,确保项目输出完整,正确且满足客户期望,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 主要作用 核实项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经达到主要相关方的质量要求,可供最终验收。 控制质量过程确定项目输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这些输出需要满足所有适用标准,要求,法规和规范。本过程需
阅读全文
摘要:21.1 网络设备安全概况 网络设备安全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基础,主要分析交换机,路由器等主要网络安全设备所面临的威胁。 21.1.1 交换机安全威胁 交换机是构成网络的基础设备,主要的功能是负责网络通信数据包的交换传输。 第一代交换机是集线器 第二代交换机又称为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OSI的数据
阅读全文
摘要:8.2 管理质量 管理质量是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 主要作用 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识别无效过程和导致质量低劣的原因。管理质量使用控制质量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向相关方展示项目的总体质量状态。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管理质量有时被称为“质量
阅读全文
摘要:8.项目质量管理 包括把组织的质量政策应用于规划,管理,控制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求,以满足相关方目标的各个过程。 规划质量管理过程关注工作需要达到的质量,管理质量则关注管理整个项目期间的质量过程。在管理质量过程期间,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识别的质量要求成为测试与评估工具,将用于控制质量过程,以确认项目是否
阅读全文
摘要:20.1 数据库安全概况 主要阐述数据库系统安全的概念,分析数据库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隐患,给出数据库常见的安全需求。 20.1.1 数据库安全概念 国外主流数据库系统有MSSQL,MySQL,Oracle,DB2等。 国产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人大金仓,达梦等。 数据库安全是指数据库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阅读全文
摘要:7.4 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和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主要作用 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成本基准的维护。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项目成本控制 要更新预算,就需要了解截至目前的实际成本。只有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批准,才可以增加预算。只监督资金的支出,而不考虑由这
阅读全文
摘要:7.3 制定预算 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主要作用 确定可据此监督和控制项目绩效的成本基准。 项目预算包括经批准用于执行项目的全部资金。 成本基准是经过批准且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包括应急储备,但不包括管理储备。 商业文件 商业论证 识别了项目成功的
阅读全文
摘要:7.2 估算成本 是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资源成本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 主要作用 确定项目所需资金。 成本估算是在某特定时点,根据已知信息所做出的成本预测。 在估算成本时,需要识别和分析可用于启动与完成项目的备选成本方案,需要权衡备选成本方案并考虑风险,如比较自制成本与外购成本、购买成本与租赁成本及多种
阅读全文
摘要:7. 项目成本管理 包括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从而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概念 重点关注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但同时也应考虑项目决策对项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支持成本的影响。 项目成本管理
阅读全文
摘要:19.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操作系统负责计算系统的资源管理,支撑和控制各种应用程序运行,为用户提供计算机系统管理接口。 操作系统是构成网络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组件,其安全可靠程度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9.1.1 操作系统安全概念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指满足安全策略要求,具有相应的
阅读全文
摘要:6.6 控制进度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进度和管理进度基准变更的过程。 主要作用 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进度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要更新进度模型,就需要了解迄今为止的实际绩效。进度基准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审批。控制进度作为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一部
阅读全文
摘要:6.5 制定进度计划 制定进度计划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进度模型,从而落实项目执行和监控的过程. 主要作用 为完成项目活动而制定具有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进度网络分析 是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一种综合技术,它采用了其他几种技术,例如关键路径法
阅读全文
摘要:6.4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主要作用 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量。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依据的信息包括:工作范围、所需资源类型与技能水平、估算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日历。 可能影响持续时间估算的其他因素包括对持续时间受到的约束、
阅读全文
摘要:6.3 排列活动顺序 排列活动顺序是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主要作用 是**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以便在既定的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的效率。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除了首尾两项,每项活动都至少有一项紧前活动和一项紧后活动,并且逻辑关系适当。通过设计逻辑关系来创建一个
阅读全文
摘要:6.2 定义活动 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须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主要作用 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工作包是WBS中最低层的可交付成果。 工作包通常还应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即“活动”,代表着为完成工作包所需的工作
阅读全文
摘要:6.1 规划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的”核心概念“ 1.选择进度计划方法(如关键路径法,敏捷方法) 2.将项目特定数据(如活动,计划日期,持续时间,资源,依赖关系,制约因素等)输入进度计划编制工具,创建出项目进度模型。 3.通过以上工作输出“项目进度计划”这个成果。 应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项目详细进度计
阅读全文
摘要:18.1 网络安全测评概况 网络安全测评是网络信息系统和IT技术产品的安全质量保障。 18.1.1 网络安全测评概念 网络安全测评是指参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获取评估对象的网络安全状况信息,对其给出相应的网络安全情况综合判定。 网络安全测评对象通常包括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或
阅读全文
摘要:5.6 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主要作用 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也要采用控制范围过程来管理这些变更。
阅读全文
摘要:5.5 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主要作用 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由客户或发起人审查从控制质量过程输出的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确认这些可交付成果已经圆满完成并通过正式验收。 本过程
阅读全文
摘要:5.4 创建WBS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主要作用 为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架构。 WBS是对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WBS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