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思想
记录每日思想
摘要: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矜,倒很容易。”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孔子说:“孟公绰担任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做不了滕国和薛国这样小国的大夫。” Q: 贫、富:A: 1. 贫而无怨难。贫穷往往跟他的眼界与格局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孔子说:“郑国制订外交文件,由裨谌起草,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修改,东里子产作加工润色。”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有人问子产是怎样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但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教诲他吗?” Q: 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但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小人的特点:A: 1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但有好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
阅读全文
摘要: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孔子说:“善人教导训练百姓七年时间,就可以叫他们去作战了。”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说:“让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去作战,这是抛弃他们,让他们去送死。” Q: 企业、员工A:1. 很多公司都认为,优秀的员工一般都是“挖”过来的,但其实,真正的优秀员工是培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 孔子说:“能和兄弟与朋友互相帮助、督促,还能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说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说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要想讨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问道:“乡里人都喜欢他,这个人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激进的人勇于进取,耿介的人不做坏事。”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
阅读全文
摘要: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是‘士
阅读全文
摘要: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 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里不一样:父子中有一方犯了事,父亲会替儿子隐瞒,儿子会替父亲隐瞒,这才是正直吧。”
阅读全文
摘要: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叶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近处的人快乐满意,使远处的人闻风归附。”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冉有从办公的地方回来,孔子说:“今天为什么回来得这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孔子说:“鲁国的政事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之间的事一样。”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当他刚开始有财物时,便说:‘差不多够了。’当稍微多起来时,就说:‘将要足够了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一个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
阅读全文
摘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阅读全文
摘要: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自己先要身体力行带好头,然后老百姓才愿意辛勤劳作。”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些,孔子说:“不要对工作倦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阅读全文
摘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聚合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Q: 与朋友的相处之道?A: 1. 忠
阅读全文
摘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