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思想
记录每日思想
摘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说:“憎恶紫色夺去红色的光彩和地位,憎恶郑国的乐曲淆乱典雅正统的乐曲,憎恶用巧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孔子说:“古代的百姓有三种毛病,现在或许都没有了。古代的狂人是轻率肆意,现在的狂人则是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是棱角分明,现在矜持的人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古代愚笨的人是憨直,现在愚笨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说:“那些鄙夫,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Q: 做有原则的好人 A: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待人和善但缺乏原则,似乎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总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但真遇到矛盾争执时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这类人其实模糊了道德的边界,他们不介意超出底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说:“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盗贼吧。” Q: 色厉而内荏:正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谓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说:“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
阅读全文
摘要: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佛肸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以前我从老师这里听过:‘亲自行不善的人,君子是不会去的。’
阅读全文
摘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
阅读全文
摘要: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
阅读全文
摘要: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管弦和歌唱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
阅读全文
摘要: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Q: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A: 1. 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2. 一个人生下来是
阅读全文
摘要: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便送给孔子一头熟了的小猪。
阅读全文
摘要: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
阅读全文
摘要: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语。隐居起来以求保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
阅读全文
摘要:Q: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A: 1.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仪态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
阅读全文
摘要: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老百姓就是下等的了。”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越忙的人越穷越是无知的人越不会知道自己无
阅读全文
摘要: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
阅读全文
摘要: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爱好,以称道人的好处为爱好,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爱好,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爱好,以安逸游乐为爱好,以宴饮无度为爱好,是有害的。” Q: 言未
阅读全文
摘要: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Q: 益者三友,损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