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图案编码的结构光投影图,分析他是如何进行编码的,怎么进行解码?
这是基于线特征的结构光编码图案,编码与解码原理可从这几方面理解:
编码逻辑
核心是“线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则”,通过 3 个维度实现编码:
- 方向维度:线段倾斜角度(如水平、45°、垂直等),不同角度代表不同编码位
- 位置维度:线段在图像中所处的行/列坐标,构成空间位置编码
- 长度/密度维度:线段的长短、排列疏密,可补充更多编码信息
简单说就是“用线段的方向、位置、长度/密度,组合成一组空间特征编码”,类似把数字信号转成了“线段语言”。
解码流程
解码是编码的逆向过程,分 3 步:
- 特征提取:用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霍夫变换),识别线段的方向、位置坐标、长度/密度等特征
- 编码映射:把提取的线段特征,对应回预先定义的编码规则(比如 45°线段=二进制“10”,特定位置=某数值区间)
- 信息还原:将线段特征的“映射结果”组合,解码出原始编码信息(如二进制转十进制、还原三维坐标等)
典型应用场景
- 三维重建:通过解码线段的空间位置,计算物体表面深度信息
- 工业检测:识别线段变形/错位,判断产品尺寸、装配偏差
- 机器视觉:用线段编码传递指令/标识,让设备“看懂”图像信息
本质上,就是把“线段怎么摆”的空间规律,翻译成计算机能理解的数字信号,核心是建立“线段特征 ↔ 编码值”的映射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