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R-Lawsuits: 法院审核通过后迟迟不立案可以提起上诉 + 当法院迟迟不立案怎么办

法院审核通过后迟迟不立案可以提起上诉。

  1. 法院一般需要在当事人起诉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拖着不立案可以问明原因
  2. 要求法院在规定期限内立案,如果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立案:

  1. 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
  2. 以及有案不立、拖延或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形,

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当事人
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要询问不立案的原因,并要求出具不立案通知书
或者保留法院恶意拖延立案的有关证据,向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投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
  •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网上立案审核通过后一直不立案

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 立案时限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对于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可能的原因分析​:​

  • 材料审核问题​:
    虽然网上立案审核通过,
    但可能在后续的材料复核发现有不符合立案要求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补充或修正材料。
  • 案件管辖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如果案件不属于该法院的管辖范围,法院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 案件性质特殊​:
    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如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审核和评估。
  • 法院工作繁忙​:
    法院的工作量和案件积压情况也可能影响立案速度,尤其是在案件高发期或法院人员调整期间。

​应对措施​:​

  • 主动联系法院​:如果网上立案审核通过后长时间没有消息,
    建议主动联系立案庭,询问案件立案进展情况,了解是否需要补充或修正材料。
  • 检查提交材料​:再次检查提交的所有立案材料,确保符合法院的要求和规定,
    特别是关于案件管辖权、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方面的要求。​
  • 考虑其他立案途径​
    如果网上立案遇阻碍,可以考虑通过现场立案或邮寄立案的方式提交申请,
    这些方式可能更直接、更有效地与法院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网上立案审核通过后一直不立案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
建议当事人主动联系法院了解立案进展情况,并根据法院的要求和规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当法院迟迟不立案,怎么办?

一. 若非不得已,不建议投诉

作为一名经常和法院打交道的律师,遇到法院不按法律规定立案的时候,建议不要轻易投诉。
因为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只和法院打一两次交道,但是律师要一辈子和法院打无数次交道。
一次投诉,会让律师以后的工作很难开展。

所以,最有用的方式,是避开雷区,习惯挑管辖问题的法院,尽量绕着走。

投诉一旦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出麻烦。

  1. 首先是时效问题,
    最高院大法官信箱(@大法官)都是非常有用的投诉渠道(不知道的赶紧收藏),
    但个人的体验是,投诉后往往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反馈到被投诉法院。
    既然当事人已经等不及要投诉或者催促律师投诉,那么必然他是不愿意等这一个月的处理时间。
  2. 投诉有效,立案成功。
    投诉对法院考核有很大影响,
    这个案子在后续诉讼过程,会不会遇到阻碍或被人为不必要的麻烦,都不得而知。
  3.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投诉无效。
  4. 投诉是单方面的,不能撤回,
    假设你投诉后,又撤诉,那么你就要面临配合被投诉法院解决投诉的问题,
    至少要跑去法院一趟,写情况说明,好让法院跟上级领导交差,消除不良影响。

二、开拓思路:更换案由和管辖法院

有这个时间,律师不如多想办法,换一个法院去立案。我有两个案件都是这样处理的。

  1. 第一个是继承纠纷。
    这种纠纷,最常遇见的就是:
    亲属持有死亡证明;

    • 注意,我说的是医学死亡证明原件,不是派出所的户籍注销证明,
      很多部门,办理继承只认医学死亡证明,不认户籍注销证明.
      这给继承人带来很大的妨碍。
    • 我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唯一继承人,
      但是其他亲属认为有利可图,占着死亡证明就是不给。
    • 当事人只想要到死亡证明。
    • 死亡证明这个东西,
      • 说它是物?它就是一张记载着被继承人死亡信息的纸。
      • 非要说它是“特定物”? 对当事人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也可以往返还原物纠纷上面靠。
    • 可是提起这个诉讼怎么实施, 需要考虑:
      • 首先,要证明死亡证明确实在被告那。
      • 其次,就算胜诉,如何执行?
      • 假设,被告当庭撕毁,丢弃,不见了,怎么办?
      • 最后,就算这个死亡证明尚存,你胜诉,怎么执行?
        被执行人就是不给,你还能让执行法官去跟他抢?
      • 对方是那种怕拘留罚款的人?
    • 一开始按当事人的要求(因为当事人只想要到一张死亡证明,其他都不愿涉及),
      提起"返还原物纠纷",被告所在地法院也拿不准要不要立案,拖了很久。
    • 权衡利弊之后,我建议当事人换个案由,
      不要去硬要死亡证明,在遗产所在地提起继承纠纷,
      直接继承遗产, 能绕开死亡证明,一步到位。
    • 在另一个法院立案之后,经过一系列调查令调查取证,很快就调解结案,圆满结束了。
  2. 第二个是民间借贷纠纷
    这个案子邮寄立案之后,法院迟迟无下文。
    倒也不是法院无作为,确实是因为当地受疫情管控影响,法院无法推进工作。

    • 急当事人之所急,原先在原告户籍地立案的,
    • 后来换在经常居住地法院立案。
      更换法院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调解结案。
    • 没想到,第一个法院收案8个月后,提示我交费。
      当初跟立案庭已经说过,不要立案了,他们也说做个登记,把案子抽出来,结果还录入。
      我跟立案庭沟通按撤诉处理不交费。保险起见,法院要求做个笔录,终于结束。

三、律师终要面对立案难问题

  • 并非所有案件都能通过以上方法解决。
  • 因为大部分的案件,事实清楚,案由和管辖确定无疑。
    这种情况,遇上法院不立案,就只能依法救济。
    救济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向管辖法院、上级法院投诉,
    要求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然后上诉,
    这种情况,法院一般不会出,请示庭长后大多会立案。
  • 具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 律师的执业过程,难免遇到立案难问题,怎么圆满地解决,也是一门学问。
posted @ 2025-06-26 13:29  abaelhe  阅读(1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