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智能体和AI工具可以免费用?这8个值得产品经理收藏
引言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涉及多个环节,有时候面临紧张的项目周期,不得不压缩一些调研和原型设计的时间。这时,有了AI的帮助,可以加快产品经理的交付步伐,让产品设计更高效。
说起AI,单点功能的AI工具和智能体,都是可以提升效率的利器。不过随着AI技术的精进与发展,使用成本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产品经理都比较关心:有哪些免费的智能体和AI工具呢?本文盘点了8款产品经理的可以免费体验或使用的智能体与AI工具,并总结了一些选择建议提供参考。
一、智能体工具
相比传统模型,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在于能连续执行任务,并维持上下文的连贯性。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它们更像一个工作智能助手。
1. 墨刀AI Agent
这是一个基于墨刀原型协作平台推出的智能体工具,是国产AI中更贴合产品经理的一款。在产品调研、原型设计、方案撰写和评审方面有着实用功能,覆盖整个产品工作流,能够深度联系上下文,保持整体产品逻辑更连贯。
使用场景:在实际使用中,你只需输入具体需求、产品方向或者上传文件,它能输出调研报告、自动生成原型框架、编写逻辑严谨的PRD文档,甚至能帮你准备评审提纲。
免费额度:拥有免费积分可以体验,积分消耗完毕需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输入指令要明确,否则Agent输出内容可能会偏离实际需求。

2. Cursor Agent
Cursor Agent是一款智能代码与逻辑分析助手,它是基于GPT-4与Claude大模型能力打造的。它能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和接口描述,自动生成HTML原型、伪代码、API草图,甚至帮你判断功能实现的可行性。尤其是对不太懂开发的PM,它也能帮助理解技术实现路径。
使用场景:很多有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利用其能力生成HTML原型代码,再运行预览验证思路或列举不同方案对比;也可以用来解释实现思路,与开发沟通更顺畅。
免费额度:拥有免费体验额度,消耗完毕需要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新手产品经理上手门槛高,可能面临界面难以理解与操作。

二、AI工具
AI工具与智能体不同,它们更聚焦单项任务——生成图片、自动排版、制作PPT、管理文档等。对产品经理来说,这类工具能显著提升执行效率。
1. DeepSeek/GPT
DeepSeek是国产高性能大模型,逻辑推理与中文理解都非常出色。无论是写调研报告、生成需求文案还是进行功能分析,都能快速输出高质量结果。GPT系列在结构化文档与代码生成上也很不错,可以根据提示生成完整PRD或功能定义。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可以利用这类通用大模型,搜集调研信息生成调研报告,写需求文档框架或者生成HTML代码来预览原型验证思路。
免费额度:DeepSeek可免费使用,GPT拥有免费版本和付费版本。
注意事项:由于没有产品领域的专门优化,通用型AI工具输出深度上可能需要人工调整。

2. Lovart
Lovart是今年新兴的一个AI设计工具,专注于视觉设计,输入一句话就能生成高质量的宣传图、UI素材或活动海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它能快速产出Demo视觉稿或活动展示图,在项目节奏紧张的时候,可以减少等待设计的时间。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在做高保真原型设计时,可以利用Lovart来进行界面元素设计,加快视觉设计速度。
免费额度:提供基础生成次数,消耗完毕需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Lovart作为AI设计工具在产品经理工作流的应用并不多,可以适当尝试。

3. Pixso AI
Pixso是一个国产设计协作平台,它的AI功能可以根据输入文本需求,自动生成高保真的原型图/设计稿,支持导入设计项目中精细化编辑。它的优势在于产品与设计协同,团队可实时编辑、批注。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与设计团队使用Pixso完成原型、设计一体化流程,可以通过AI生成设计稿来完善原型方案的视觉效果。
免费额度:拥有免费积分体验,消耗完毕需要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Pixso AI生成的UI界面更加注重视觉填充与搭配,但原型结构与交互逻辑偏弱。

4. Notion AI
Notion AI最大的优势是与项目管理无缝融合。无论是自动生成会议记录、PRD模板、需求拆解,还是总结工作日志,它都能快速完成,在项目管理中非常实用。它能把零散的信息组织成结构化文档,帮助产品经理减轻负担。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可以在前期调研分析、后期做项目汇报时,利用Notion AI进行文档整理、项目复盘、知识归档,快速整理内容储备。
免费额度:基础功能免费,高阶功能需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Notion AI生成内容更偏向于通用型知识,暂时无法保持一致产品思维。

5. 博思AIPPT
博思AIPPT是一款自动生成PPT文件的AI工具,输入主题或大纲,或者上传Word/PDF文档以及文章网页链接等,AI就能自动识别意图与信息,生成结构清晰、排版美观的PPT。当上传内容中有数据表格时,还可以直接解析生成图表。
使用场景:适合产品经理在做方案汇报、投资BP、评审会议等场景下,利用AIPPT来快速产出演示文档,并且可以团队协作共同编辑点评。
免费额度:拥有免费生成额度,超3个免费PPT后需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AI生成的PPT在页面内容与结构上,仍需要人工把控与优化。

6. 白板AI
市面上有很多在线白板协作工具,其中像博思白板、墨刀白板等工具拥有AI助手功能,可以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比如AI生成思维导图、AI生成流程图、AI生成用户画像等等。它是一款支持实时协作的头脑风暴工具,能将文字内容转为可视化图表。
使用场景:产品经理可以使用白板AI在前期调研时形成可视化调研报告,在方案设计阶段生成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内容,团队协作头脑风暴。
免费额度:会员可免费使用,非会员有使用限制。
注意事项:白板AI面向广泛职场群体,生成内容偏通用化,需要人工补充。

三、智能体vsAI工具怎么选?
面对这么多选择,其实关键就在于——你希望AI帮你“多思考”,还是帮你“多执行”。

通过上方的对比表,结合自身经验,我认为智能体更适合系统性思考,而AI工具侧重执行。如果想要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工作流,可能智能体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想要多个AI工具辅助,那么建议:
在产品调研/分析阶段,可以使用墨刀AI Agent或DeepSeek类工具进行信息搜集提炼、提升逻辑理解;在设计/汇报阶段,可以搭配Lovart、博思AIPPT、白板AI来进行可视化呈现;在文档/代码阶段,也可以用Notion AI、Pixso与Cursor进行协作与落地。
结语
现在不少PM的日常工作,其实已经离不开AI辅助了。智能体可以让思考更系统更统一,AI工具可以让执行更高效更聚焦。如果说以前我们是“使用工具的人”,那么现在,我们正逐渐变成“与AI协作的创造者”。不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使用的AI智能体与AI工具,都能够帮助产品经理提高效率,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具即可。
声明:文中举例的工具皆为市面主流工具,无利益相关,需依据自身需求选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