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智慧农业APP原型素材解析与模版分享

我国农业农村部2024年发布公告,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政策引导与技术迭代下,智慧农业正逐渐成为提升农业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不仅需要理解智慧农业的产业逻辑,更要将技术能力转化为贴合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AI农业种植APP原型素材进行详细解析,并总结出智慧农业相关的原型素材设计要点,在文末附上相关农业原型素材模版,供产品经理参考。

一、智慧农业类APP原型详解

该原型为一款 “AI农业种植”APP,整体采用底部Tab导航结构,包含首页、农事记录、AI扫描、我的农田、个人信息五大核心模块。模块间通过悬浮式导航按钮切换,保证了操作路径的简洁与一致性。
1、首页模块
首页采用信息聚合式布局,从上至下共分为四个功能区:

  • 个人信息区:左上角为用户头像与地理位置,右侧为系统通知提醒,确保用户在进入应用时即可获取关键信息。
  • 气象信息区:通过卡片式组件展示未来天气,帮助用户评估气候对作物的影响,提升农业决策的及时性。
  • 作物概览区:横向滚动列表展示作物类别,结合图文信息,方便用户快速浏览和进入相关作物管理页面。
  • 农事与农田区:待办事项列表用于展示农事任务状态(待办、已完成),下方则是用户农田缩略卡片,结合预警标识,直观呈现田间状态。

image (1)

2、农事记录模块
该模块强调任务管理与执行闭环

  • 页面顶部设有帮助中心,提供常见问题FAQ,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 中间区域以分栏切换形式展示“进行中”“计划中”“已完成”任务,支持用户快速定位。
  • 每项任务可勾选完成,结合红/绿标签标识紧急程度,提升任务优先级的辨识度。
  • 右下角的“新增按钮”采用悬浮设计,保证随时可创建任务,优化操作流。

image (2)

3、AI扫描模块
该模块是智能识别与交互核心

  • 页面中部设有扫描取景框,支持实时识别农作物。
  • 识别完成后,系统通过底部半屏弹窗展示作物基础信息、成熟时间、疾病检测等结果。
  • 支持多模态交互:输入框文字输入、快捷问题一键提问、语音输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image (3)

4、我的农田模块
采用卡片式信息呈现,每块农田以独立卡片展示:

  • 左下角标明农田名称,右侧附带扩展箭头,点击进入详细数据。
  • 卡片中集成农田状态、养殖周期等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感知全局农田情况。

image (4)

5、个人信息模块
该模块承担用户画像与系统偏好设置功能:

  • 上方展示头像、昵称、位置,并支持资料编辑。
  • 中部以摘要卡片形式展示用户农田与作物总览。
  • 下方为系统设置列表,涵盖语言、单位、通知、主题、隐私、帮助及退出登录,逻辑清晰、功能全面。

image (5)

二、智慧农业类APP原型设计要点

结合以上模块,可归纳出智慧农业类APP原型的设计要点:
1. 信息分层与聚合展示:首页以气象、作物、农事、农田为核心信息入口,遵循“重要信息上移”的设计原则。
2. 任务驱动的交互逻辑:农事记录以任务状态流转为核心,形成计划—执行—完成的闭环管理。
3. 智能识别与人机协同:AI扫描模块通过图像识别与多模态交互提升农户的决策效率,兼顾专业与易用性。
4. 模块化与卡片化设计:农田、作物等对象均采用卡片式呈现,既保证信息独立性,又增强可视化效果。
5. 个性化与系统设置并存:个人信息模块兼顾用户画像与功能配置,满足农业场景下多样化使用需求。

三、智慧农业类原型模版分享

1、智慧农场设计

image (6)

2、农业大屏

image (7)

3、智慧农业-标准化种植系统

image (8)

4、智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平台

image (9)

结语

智慧农业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突破口,更是数字化转型在农业场景下的典型落地形式。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理解产业逻辑只是第一步,关键的是将复杂的技术能力抽象为“场景化功能模块”,并以用户为中心落地在原型设计中。通过合理的信息架构、交互流程与智能能力的结合,才能真正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可持续性。希望本文的解析与原型模版,能为正在探索智慧农业产品的产品经理提供参考和启发。

posted @ 2025-10-23 14:24  PMEcho  阅读(3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