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化

离散化是程序设计中一个非常常用的技巧,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时间复杂度。其基本思想就是在众多可能的情况中“只考虑我需要用的值”。 ——《什么是离散化?》Matrix67

不过目前接触到的离散化中,基本上都是区间离散化后只留下端点/边界复杂的函数图象离散化后只留下极值。以下内容大部分都从Matrix的这篇文章搬来。

一、求区间并集
VOJ1056 永远是离散化的经典问题。大意是给定平面上的n个矩形(坐标为整数,矩形与矩形之间可能有重叠的部分),求其覆盖的总面积。平常的想法就是开一个与二维坐标规模相当的二维Boolean数组模拟矩形的“覆盖”(把矩形所在的位置填上True)。可惜这个想法在这里有些问题,因为这个题目中坐标范围相当大(坐标范围为-108到108之间的整数)。但我们发现,矩形的数量n≤100远远小于坐标范围。每个矩形会在横纵坐标上各“使用”两个值, 100个矩形的坐标也不过用了-108到108之间的200个值。也就是说,实际有用的值其实只有这么几个。这些值将作为新的坐标值重新划分整个平面,省去中间的若干坐标值没有影响。我们可以将坐标范围“离散化”到1到200之间的数,于是一个200*200的二维数组就足够了。实现方法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排序后处理”。对横坐标(或纵坐标)进行一次排序并映射为1到2n的整数,同时记录新坐标的每两个相邻坐标之间在离散化前实际的距离是多少。这道题同样有优化的余地。

posted @ 2017-08-17 22:10  Planet6174  阅读(2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