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 回忆录 | 退役祈愿



如果从编程的角度说起,那么一切的开始在三年级。那种名为 logo 的语言,可以做到的并不多,事实上仅仅是简单的控制画笔,完成画图任务罢了。但它终究是一种编程语言,真正意义上地将我引入了代码的世界。

我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超越了高年级无数人。于是我被指派给一名学长带领,我一直称他为师父,不过后来大家更多称他为 cocoly。而我见过并完成的第一道 OI 题就是由他布置的,那题名为“小玉爱游泳”。

然后来到 20 年,我真正的 C++ 启蒙到来。我又一次发现自己格外擅长,学得格外认真,以至于疫情也不曾影响我的进度。

我在那个班上认识了很多人,相当程度地构成了我后来的交际圈。那时印象最深刻的人是 cmh,因为他曾学过有基础,在我看来是和“师父”一样的存在。除他以外就是几个同小学的人了,在支线部分会提到的。

第一次比赛是 CSP-2020,30 min 瞬秒 T1,2,余下时间攻 T3 反复 RE 未果。赛后发现我把东西存进桶里之后,竟然是把桶里的若干个数一个个取出来加进答案......最终居然一等了,相当惊讶。

这样骄人的成绩,把我以借读生的身份送进了 xmyz。我曾说过这才是我 OI 的起点,因为由此我才明白,竞赛成绩,居然能开出一条"捷径”。

我初中的班主任告诉我,“有任何停课需求尽管提,xmyz 多少年没出一个信息金牌了,你千万加油。”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校长在会上点出了我的名字,或许这个学校其实也重视竞赛成绩吧。回头看看我一直挺后悔:初一,多黄金的停课时间,如果我尽力一把,是否能有追梦的机会。

但我选择了当一名平凡的初一学生,成为了堂堂班长,在文化课上辛苦耕耘,交出了稳定段六的成绩。

初一其实是我 OI 旅程中最传奇的一年。没有 CSP-J,只能报了 S 组。轻取 T1,T2 花了我两个小时,至今我还记得考场上自己在心中不停默念 f,g 定义,无草稿搓 dp 转移的场景。T3 写了暴力并输出-1,100+100+40 意外拿下 FJ 初中生 rk1,得到了一张 isij 的门票。

那年 noip T2 又是 dp。极擅于设计状态的我奋战全场拿下它,拼上 T3 12 分,212 省 rk40,于是愉快地参加了 FJOI2022,见证了一代神的殒落。

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竞赛黑暗的一面,也看到了传说中“千军万马独木桥”的具象化。

其实我当年可以参加 WC 的。但“冬令营”的名字让年幼的我拒绝了门票。或许,如果我早一点走出 FJ,早一点明白世界之大,之后的一切,又会有不同。

isij 前我们有一段集训。主训数论,内容大概在从莫反到原根的跨度内。我什么都不记得,只记下了矩乘,还有“莫反”“行列式”等名字,以及“我讨厌数论”的深刻印象。

所幸,我不负众望拿下这场比赛的 Au。场上还有许多选手,但我只记得 zak——这是我距离他最近的一次。他的成绩太过耀眼,以至于我对这场比赛的最主要回忆,都是那张宣布他为冠军的金色 PPT。

一路走到初二,我 OI 生涯最为关键的转折点就此到来。

22 年 10 月 30 日,zzp 因为觉睡过头,没报上 noip2022,望周知。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间接地把我推向了“情感问题”。虽然我从不认为初二时在“情感问题”上的失败与困感是坏事,而只将它当作人生中性格转变的必然经历。但重塑后的性格对我的 OI 之路打击甚大:我对胜利的渴望不再那么浓厚,而是向着“阿 Q 精神”的方向演化。

我放缓了前进的脚步,转而投身于“研究报告”的文学创作。事实上,整个初二时间,我几乎没有花时间在 OI 上。其中有着“没有比赛让我打“的外因,又有着自己“淡化竞赛生身份”的内因。但结果只有一个,初三 CSP 比前一年还差。

然而初三年并不是一个适合复健或是提升竟赛能力的时期——至少在心态上如此。“借读”便利的代价终于到来,并且比我想象中更惨痛。定向生比例提升,但我没有定向资格;自招开始试点,但我没有自招资格。上不了高中部的恐惧追着我,以至于我不能放心地停课。

这一年 noip,我肉眼可见的慌张。T3 几乎做了全场,在草稿纸上盯着两个序列硬做,不断模拟着指针跳动,寻找分界点一类的性质。搓出了一个极为玄学的贪心,在惊喜中通过所有样倒——那一刻,我相信自已有神明相助。

最后保守地打了一个暴力,意外地省 rk9。所有人都言我未来可期,只有我自己心里没底。

noip 之后,同班的 hcy 选择了去外地集训,我对此一直表示惊讶。当时距中考不超过两百天,年段一直在对中考难度夸大宣传,他敢毅然停课,我是既质疑又钦佩。

这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心中文化课与 OI 的平衡程度。再加自已本就不须过度担忧的成绩,我的付出与期望又都开始向竞赛倾斜。

当然这里也有一种“中考状元不易,考上一中不难”的思想因素在。课内知识再学下去也没有用处,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者提前去拼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不知道初三末这样的思考会对我的文化课学习态度有何影响,至少在 OI 路途上的助推作用聊胜于无。

初三那年的冬令营,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在省外的竞赛经历——为什么清华营与 APIO 不算呢?因为 2023 年我就像在梦游一样,故有“金陵八日游”之称。不过这场冬令营确实令我印象深刻,毕竟这可能是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最多的一回了。

然后一路训练到省选,不幸地在“季风”中被“迷宫守卫”用“魔法手杖”击败而后“重塑时光”未果。好吧就是 D1T2 大失败,D2T1 CE 罢了。我不服输,扬言要在 3 月到 6 月发愤图强。

于是我每天下午都在机房待到九点,学会了日麻,并打到了全机房最高段位。这是我在这段“多出来”的时间里取得的唯一一个成就,也将自己的未来推向了歧途。


这一年六月十九日四点四十四分,我按下了说说的发送键,成为了自己认识的人中,可能起得最早的人。

没想到自己也会失眠——广义的。中考还是极重要的,不为了什么远大理想,就为了不让自己失望,不让家人失望,不让朋友失望;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能继续走在 OI 的路上。

一切顺利——或许。遗憾没有在我身上,但身边人的遗憾映在我心里。

然后省集,NOI2024。省集给我的最大震憾是,Xlao 在三个月内水平又精进了极多,tobie 也是。我疑感,外出集训,当真效果如此好吗?而 NOI 向我证明,什么“能力”都不足以让你赢,一切成绩的背后,或许“运气”才是支柱,不然没法解释,省集稳定倒数的人,竟是高位银。

我一直说,D2T2 的失手是因为看错题,其实并不这么简单。当我看到引言时,内心就开始动荡。可能是因为初三下的经历太过丰富,无次记忆竟开始闪回,在赛场上。心中 充满了“想赢”的欲望,却又对自己的实力产生质疑,挣扎在矛盾冲突中的我没有任何思考能力,这才是那时失败的原因。

至少 Ag 了,又顺利上了一中,我的前途似乎依然充满光明。这一年生日,我给自己的贺词里有一句“应该会很累吧”。我最初的设想,是同时维持文化课与竞赛,只在考前短期停课。省选之后却又变化了,但这是后话。

CSP 出了一个和魔法手杖有点相似的题,卡了很多人。我凭着超小常数将它拿下了,喜提ak。这大概是我 OI 生涯中仅有的高光了。

noip,T4 既写主席树又写整体二分。还假完了,又数组开小,20pts 遗憾离场。pkuwc 交互题 0 分,直接送走了我。这两场下来令我心如死灰,于是 WC 爆砍 262 金了!

我其实十分茫然。自己的弱点显而易见地多,但就是能高分。对我而言,这是“机会”,是好事;但换个角度 Au 水平的选手也会被我这样的“气运之子”击落,这是一种“随机区分”的悲哀——因此我对 OI 有了失望。

当然时间不会因为我失望就停滞。三月很快到来,联合省选如期而至。Day1 发挥很差,准确说 D1T2 发挥差,但至少比去年好。而 Day2 的失误才是致命的——引语又一次激起了我心中的涟漪,彻底地干扰了我对容斥的设计——内层的重塑时光,我会;但我竟然想在外面再套一层......

最后的 1.5h 简直是噩梦重演。四个暴力,各写一份,零分。这是绝望的代名词。我写道“遗憾离场后这一年又应何去何从...我想赢,但我只能热泪盈眶。”

考后的十几天内,我一直在算分,看榜,同时规划着没有 OI 的未来。或许是我真的自带强运,奇迹发生,我以 0.03 的微弱优势,得到了守门的资格。这一切当真太巧合,难怕下一名在某个点上冲了过去,但凡 mcw noip 没有改错文件名......这个位置都与我无缘。

然后在教练的要求下我停课去了 xyd,忽然意识到,其实 ZJ 并不比 FJ 强多少,只是我们没有”往死里卷”的传统。外出集训有用吗?我始终质疑。我不愿意把自己融入卷生卷死的苦行氛围,更是从来无法在模拟赛中全力以赴,唯一有用的就是题目以及讲课——但它们吸收起来,实在痛苦。

APIO 之后我很快逃回了 xm。参考了初三的经历,我选择的调状态方式是——学文化课。似乎有效,但最终我又逃课玩去了......后来省集场场垫底,就这么带着忐忑的心走上了 NOI 舞台。


这一年七月十六日四点四十四分,我放下了没有解锁的手机。我祈愿,这一场,能像中考一样,平稳度过。

至于 NOI2025——不值一提,自知无能,没留遗憾。Day1 是我最后的高光,Day2 是命运对赌徒的惩戒。100+256+126 Ag 了,没有设计出 D2T2 容斥。三场都是容斥克我,令人感叹。

不知道我不分心到 T3 的话有无机会。

——不期待明年了,之后的一切成绩都是命运的赠品。专心攻读文化课,OI 只当作旅行。

我在 OI 中辗转了两千天,编写了 500 多 MB 代码,千余道题,在谷上连续打卡了 1410 天。如果有 OIer 自己的神明,希望我能得到祝福。

谨以此记,2020.1 ~ 2025.7

OI,再见。



后续还想更新一些小故事集,大概是对身边各种人事物的回忆,不排除咕掉的可能(

posted @ 2025-08-29 14:30  Murot  阅读(6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