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8 下一页
摘要: i686的解释:i代表intel系列的cpu 。 386 几乎适用于所有的 x86 平台,不论是旧的 pentum 或者是新的 pentum-IV 与 K7 系列的 CPU等等,都可以正常的工作!那个 i 指的是 Intel 兼容的 CPU 的意思,至于 386 不用说,就是 CPU 的等级啦! i586 就是 586 等级的计算机,那是哪些呢?包括 pentum 第一代 MMX CPU, AMD 的 K5, K6 系列 CPU ( socket 7 插脚 ) 等等的 CPU 都算是这个等级; i686 在 pentun II 以后的 Intel 系列 CPU ,及 K7 以后等级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9 10:23 大有|元亨 阅读(485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Setup key with: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pgp.mit.edu --recv-keys 5044912ESetup repository with: sudo sh -c 'echo "deb http://linux.dropbox.com/ubuntu/ natty main" >> /etc/apt/sources.list.d/dropbox.list' Setup package with: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9 09:02 大有|元亨 阅读(2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快捷键:Ctrl + H/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8 22:49 大有|元亨 阅读(34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ubuntu 10.04右上角的这个消息通知的小控件还是蛮喜欢的,不过到今天才知道它叫indicator applet。这里自带的邮件客户端是Evolution,配置好以后,收取邮件的过程相当的慢,而且还总失去响应,实在是难用。换成thunderbird的原因如下:用久了,已经习惯了。 设置简单,对Gmail设置的时候可以自动配置。 响应比Evolution快多了,至少使用中没有出现过失去响应的情况。 个人认为Evolution的位置终有一天会被Thunderbird所代替。鉴于以上原因,我决定Remove掉Evolution,还是用Thunderbird。 删掉Evolution后,ind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8 22:25 大有|元亨 阅读(158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buntu默认状态下桌面是不显示回收站的,这对于刚刚从Windows转移过来的用户来说可能会不习惯,但是你同样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把它放到桌面.方法:使用快捷键Alt+F2打开运行窗口.键入gconf-editor,打开Gnome配置编辑器.定位到apps \ nautilus \ desktop.在右侧找到名为trash_icon_visible的选项,打上勾.这样,你的桌面上就会出现久违的回收站图标了.trackback:http://www.digglife.cn/articles/ubuntu%E8%AE%A9%E6%A1%8C%E9%9D%A2%E6%98%BE%E7%A4%BA%E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7 12:21 大有|元亨 阅读(89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苹果的Mac OS中,比较受欢迎的功能,就是最下面的应用程序的Dock Panel。Dock的好处,能把最常用的应用程序添加进去,能提高使用效率,比起桌面上密密麻麻的应用程序图标而言,简洁和美观多了。不过Dock程序 并不是非得Mac OS中才能体验,Ubuntu中也有类似的应用,让咱们Ubuntu Fans也能过把瘾。这款工具,叫做AWN,全名是: Avant Window Navigator (下文还是简称AWN)。AWN的安装十分方便,直接进入Ubuntu的Software Center,在应用程序搜索栏,输入AWN,就能找到它了。 安装后,在系统菜单的附件中,就能找到并启动这款工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7 12:16 大有|元亨 阅读(8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对使用屏幕的新手来说,可能命令配置多任务多少有点困惑。这里,给大家推荐Byobu(日本“屏风”的意思)。Byobu 是对Screen的强化,使Screen更加好用而且美观,并且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快捷的热键。 如图:在默认界面中,可以看到uptime, core clock speed, CPU load, memory use, network speeds等信息。安装 在Ubuntu下可以通过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screen byobu自定义 启动Byobu 在终端下输入命令 byobu 即可; 要想给当前的对话起个名字,则用 byobu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7 08:53 大有|元亨 阅读(16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今天在texlive 2010里加载eps文件,结果不识别,然后google到3种解决方法。1. 添加 \usepackage[dvipdfm]{graphicx}问题:编译通过,但生成的pdf中图片无法显示。2. tex->dvi->pdf的曲线解决方案3. 利用epstopdf 将eps转化为pdf加载较第二种方法,转化为pdf后,不但可以直接支持pdf的很多特性(如链接),而且不需要编译一次后再转化一次了。trackback:http://tigersoldier.is-programmer.com/posts/2161.htm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6 22:12 大有|元亨 阅读(13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卸载ibus,安装fcitx2. 卸载pitivi, 安装OpenShotOpenShot Video Editor一款非线性视频编辑器。修剪、编辑视频实时预览,支持设置仅显示视频或音频图片覆盖标题模板视频解码数码变焦音频混合Ubuntu用户安装: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jonoomph/openshot-edge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hot openshot-doc项目主页:http://www.openshot.org/下载地址:http://www.openshot.org/dow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5 04:53 大有|元亨 阅读(46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一章 vi编辑器vi的全称是visual editor,是一个最常用的标准文本编辑器。不像emac,它可以再几乎所有的UNIX系统中以近乎相同的格式使用,提供了一种文本编辑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vi看起来不直观,而且显得很笨重,但是开始学习之后,你就会发现vi轻巧的设计,你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按键就可以告诉vi完成复杂的工作。vi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modus operandi):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末行模式(lastline mode),其中命令模式为初始模式,输入a、i、o进入插入模式插入模式按下E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02 05:18 大有|元亨 阅读(297)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