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37 下一页
摘要: 工作室操作 Agent 选择模型时对话报错: "Model schema not found" error only in agents 是因为没打开模型的函数调用功能: 当然,也不是所有模型都支持该功能。 本文已收录在Github,关注我,紧跟本系列专栏文章,咱们下篇再续! 🚀 魔都架构师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14 13:25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63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0 前言 神经网络是一种人工智能方法,用于教计算机以受人脑启发的方式处理数据。这是一种机器学习过程,称为深度学习,它使用类似于人脑的分层结构中的互连节点或神经元。它可以创建自适应系统,计算机使用该系统来从错误中进行学习并不断改进。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尝试解决复杂的问题,例如更准确地总结文档或人脸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14 10:06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20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0 前言 Dify的一个“应用”指基于LLM构建的实际场景应用。通过创建应用,可将智能 AI 技术应用于特定的需求。它既包含了开发 AI 应用的工程范式,也包含了具体的交付物。 一个应用为开发者交付: 封装友好的 API,可由后端或前端应用直接调用,通过 Token 鉴权 开箱即用、美观且托管的 W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13 17:59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130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刚接触 AI 和 PyTorch,理解 “张量 (Tensor)” 是入门关键。 简单来说,可将 PyTorch 中的张量 (Tensor) 理解为 Java 中的多维数组,但它比普通的 Java 数组强大得多,尤其在 AI 和深度学习领域。 1 张量(Tensor) VS Java 数组/列表 J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9 21:31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8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0 前言 2025年1月10日,DeepSeek发布名为R1的大语言模型,该初创公司声称其在推理任务上可与OpenAI的ChatGPT o1媲美。该应用在创纪录的时间内登顶App Store排行榜,不仅吸引科技行业关注,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其中一个尤引人注目的声明是:该模型训练成本低于6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8 23:54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90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文已收录在Github,关注我,紧跟本系列专栏文章,咱们下篇再续! 🚀 魔都架构师 | 全网30W技术追随者 🔧 大厂分布式系统/数据中台实战专家 🏆 主导交易系统百万级流量调优 & 车联网平台架构 🧠 AIGC应用开发先行者 | 区块链落地实践者 🌍 以技术驱动创新,我们的征途是改变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7 16:40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91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0 为啥本地部署? 在本地运行 AI 模型具有以下优势: 隐私:你的数据保留在你的机器上 — — 不存在共享敏感信息的风险 成本: DeepSeek R1 可免费使用,无需订阅费或使用费 控制:无需外部依赖即可进行微调和实验 1 使用Ollama 1.1 下载并运行应用程序 直达官网: 1.2 选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7 13:22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9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啥是 DeepSeek-R1? 如你曾为一道棘手数学题绞尽脑汁,就明白多花时间仔细思考多重要。OpenAI o1 模型证明,当 LLM 在推理时,通过增加计算量进行类似训练后,它们在数学、编程和逻辑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显著提升。 然而,OpenAI 推理模型的训练方法一直是秘密。直到DeepSe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6 10:05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11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文已收录在Github,关注我,紧跟本系列专栏文章,咱们下篇再续! 0 前言 Dify的一个“应用”指基于LLM构建的实际场景应用。通过创建应用,可将智能 AI 技术应用于特定的需求。它既包含了开发 AI 应用的工程范式,也包含了具体的交付物。 一个应用为开发者交付: 封装友好的 API,可由后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4 23:29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243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文已收录在Github,关注我,紧跟本系列专栏文章,咱们下篇再续! 流量:某个时间段内的所有请求,通过手段把发送到A应用的所有请求录制,然后把这些请求统一转发到B应用,让B应用接收到的请求参数跟A应用一致,实现A接收到的请求在B应用里面重新请求了一遍。整个过程即“流量回放”。 1 流量回放的意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2-04 18:04 公众号-JavaEdge 阅读(140)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