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叉与死叉

简介

金叉主要指股票行情指标的短期线向上穿越长期线的交叉,称之为金叉。

死叉是行情指标的短期线向下穿越长期线的交叉,称之为死叉。

金叉为买进信号,死叉为卖出信号,同时要结合这均线系统的组合时间周期来判断是短线买卖还是中线波段买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均线交叉之后的2根均线的方向,如果不是一致朝上或者朝下的,那就是普通的均线交叉,而不是“金叉”或“死叉”了。KDJ全名为随机指标(Stochastics),由George Lane所创,其综合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早年应用在期货投资方面,功能颇为显著,目前为股市中最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之一。

死叉又称死亡交叉,是指下降中的短期移动平均线由上而下穿过下降的长期移动平均线,表示股价将继续下落,行情看跌。在技术分析的各种方法中,均线金叉或死叉是判断市场走势强弱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详细

金叉死叉 - 被很多人不懂原理的人吹得很神乎,其实金叉死叉的工作原理和均线切割K线是完全一样的。它只是一个与价格趋势有关联性的低频事件,是价格走势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

 

如上图中,金叉死叉的总数<MA50切割K线次数<MA200切割K线次数。这是一个普适性的规律,即:金叉死叉发生频率<构成金叉死叉的短周期均线切割K线次数<构成金叉死叉的长周期均线切割K线次数。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金叉死叉仅仅是两个不同周期的价格函数的相交点,因此穿越金叉死叉所形成的那个新函数与价格必然会保持关联性(废话,函数的定义)。于是,金叉死叉就有了作为价格趋势参照物的价值。金叉死叉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比形成它的两条均线产生有效机会的频率更低,换句话说,它的胜率更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金叉死叉盈利率更高,因为很多情况下金叉死叉的盈亏比比形成它的两条均线要低。

多条均线混合使用 - 长短周期均线混搭使用往往能取得比单条均线更优化的开平仓点位。多条均线组合可以玩出的花样非常多,所以这里就不尝试一一总结,仅在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上图中,当有金叉即将形成趋势时在短周期均线突破K线时开仓;当价格跌破短周期均线,但仍保持在长周期均线之上时继续持仓观望;当死叉即将形成之前,若价格已跌破短周期均线,则可抢在价格跌破长周期均线之前平仓。

最后,我再简单介绍一下均线在均值回归型交易系统中的运用。

 

如上图在5分钟线上以MA200为基准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价格在均线周围2%~7.5%之间频繁震动。其中超过3%的有20多次,超过5.5%的有11次,超过6.5%的有4次,超过7%的有2次。假设你在价格偏离均线超过7%时做空或者做多,在价格回归到均线值时或者反向突破时平仓,近一个月中存在2次潜在盈利5~14%的开仓机会。如果你选择在偏离超过6%时做空或者做多,你会有6次开仓盈利机会,但根据你的风险承受力可能需要在偏离7%时选择止损两次。具体最优的开平仓点位需要通过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才能确定。此类策略对数据分析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所以对普通散户交易者来说不太友好

posted @ 2021-06-09 12:08  JasonJi  阅读(47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