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1 20231407 陈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六周学习总结

这个作业属于哪? 2023-202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业要求

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9577842.html#WEEK06

 
作业目的
作业正文   https://www.cnblogs.com/CCCY12345/p/17811258.html

抽象数据类型:

用于描述数据对象的抽象特性和与这些数据对象相关的操作。它不仅描述了数据对象的逻辑结构,还描述了数据对象的操作,但不关注具体的实现细节。

包含两个部分:

  1. 数据结构:这部分定义了数据对象的逻辑结构,即数据如何组织和存储。它可以是线性结构(如栈、队列、链表)、非线性结构(如树、图)等。

  2. 操作集合:这部分定义了可以在数据对象上执行的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每个操作都有一个明确定义的接口,描述了输入和输出。

栈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它遵循后进先出的原则,意味着最后插入栈的元素会最先被移除。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线性数据结构,其中元素的添加和移除只能在同一端进行,通常被称为栈的顶端。

栈具有两个基本操作:

  1. 入栈:将元素添加到栈的顶部。新元素成为栈的新顶部。

  2. 出栈:移除栈顶部的元素,并返回它。这是唯一能够访问或移除栈中元素的方法。

 

  • 子程序也称为函数、过程、方法或子例程,是一段独立的代码块,它可以被多次调用并执行特定的任务。
  • 子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将代码划分为可重用的模块,以降低代码的复杂性、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子程序通常接受一些输入,执行一些操作,然后返回结果或者产生某种效果。它可以被调用多次,以不同的参数值执行相同的操作。

 

  • 参数是传递给子程序的值或数据,用于影响子程序的行为或结果。
  • 参数提供了一种方法,允许在调用子程序时向其传递数据或配置选项,以便子程序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执行不同的操作。
  • 参数可以是输入参数,也可以是输出参数,还可以是输入输出参数。
  • 参数的目的是让子程序能够接受外部数据,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将结果返回给调用者或修改调用者提供的数据。

 

posted @ 2023-11-05 21:40  CCCY12345  阅读(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